字好书
城西刘王故苑

《城西刘王故苑》

时间: 2025-05-02 12:46:37

诗句

江水东流西日斜,刘郎綦迹尚天涯。

昌华苑外裙腰草,玉液池边鼓吹蛙。

隔陇牛羊闻牧笛,遥林烟火见樵家。

当年翠辇曾游地,留与东风长稻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37

原文展示:

江水东流西日斜,刘郎綦迹尚天涯。
昌华苑外裙腰草,玉液池边鼓吹蛙。
隔陇牛羊闻牧笛,遥林烟火见樵家。
当年翠辇曾游地,留与东风长稻花。

白话文翻译:

江水向东流去,西边的太阳斜挂在天空,刘郎的足迹依旧遥远无踪。
昌华苑外长满了裙腰草,玉液池边蛙声阵阵,宛如乐器在吹奏。
隔着田埂,牛羊的叫声伴随着牧笛,遥远的林间烟火隐约可见樵夫的家。
往年那华丽的车辇曾在此游玩,今留给东风的是长满稻花的田野。

注释:

  • 江水东流:指江水向东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
  • 刘郎:指刘邦,汉朝的开国皇帝,常用作典故。
  • 綦迹:指足迹,意为遗迹或踪迹。
  • 昌华苑:历史上著名的园林,暗指繁华的场景。
  • 裙腰草:一种植物,形象地描绘了园外的景色。
  • 玉液池:池塘的美称,象征清澈的水。
  • 隔陇:意为隔着田埂,形容空间的距离。
  • 牧笛:牧羊人吹奏的笛子,营造田园气息。
  • 翠辇:华丽的车辇,象征富贵与繁华。
  • 东风:象征春天,意味着生机与希望。

典故解析:

  • 刘郎:指刘邦,诗中提到的刘郎代表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 翠辇:象征着过去的荣耀与奢华,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瑜,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的年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和乡村生活,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城西刘王故苑》是一首充满幽情的古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开篇就以“江水东流西日斜”描绘了时光流逝的无情,江水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而“刘郎綦迹尚天涯”则引发了对历史的追忆,刘郎的足迹似乎在提醒我们,历史虽然遥远,却依然有其存在的痕迹。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昌华苑外裙腰草”和“玉液池边鼓吹蛙”展现了自然的生机,草与蛙的声音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田园画面。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人世间变迁的深刻反思。通过“隔陇牛羊闻牧笛,遥林烟火见樵家”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生活场景,仿佛听到了牧笛轻声的呼唤,感受到了樵夫的烟火气息。

最后两句“当年翠辇曾游地,留与东风长稻花”则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希望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生命延续的期待,形成了一种“时光流转、岁月如歌”的感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水东流西日斜:描绘了日落时分江水流动的景象,象征时间的流逝。
  2. 刘郎綦迹尚天涯:提及刘郎(刘邦)的足迹,表达对历史的缅怀。
  3. 昌华苑外裙腰草:描绘园外草木繁盛的景象,渲染自然之美。
  4. 玉液池边鼓吹蛙:表现池边蛙鸣如乐器声,增添生动气氛。
  5. 隔陇牛羊闻牧笛:描写乡村的宁静,伴随着牧笛的声音。
  6. 遥林烟火见樵家:远处樵夫家中升起的烟火,传递生活气息。
  7. 当年翠辇曾游地:回忆往昔的繁华,指华丽的车辇曾游历此地。
  8. 留与东风长稻花:表达对未来的希望,田野的稻花与东风相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液池”比喻清澈的水,增添了诗的意境。
  • 拟人:如“鼓吹蛙”,将蛙声拟人化,赋予其乐器的特性。
  • 对仗:如“江水东流”与“西日斜”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对现世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时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时光流逝。
  • 刘郎:历史的象征,代表着过往的辉煌。
  • 裙腰草:自然的生机与繁华。
  • 玉液池:清澈与宁静。
  • 牧笛:田园生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刘郎”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刘备
    • B) 刘邦
    • C) 刘彻
  2. “江水东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生命的短暂
    • B) 自然的美丽
    • C) 战争的残酷
  3. “隔陇牛羊闻牧笛”描绘的是?

    • A) 城市的喧闹
    • B) 乡村的宁静生活
    • C) 战场的景象

答案:

  1. B) 刘邦
  2. A) 生命的短暂
  3. B) 乡村的宁静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黄瑜的诗更倾向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乡村生活的描写,而王维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黄瑜研究》 - 学术论文
  2. 《古诗词鉴赏》 - 诗词评论集
  3. 《明代文学史》 - 相关历史背景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往年进士赵能卿尝话金庭胜事,见示叙 秋日有寄 游江夏口 筹笔驿 卜居 洛中秋日 夜归驿楼 僧院影堂 别韦处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巛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袒肉 鼓簧 镂冰炊砾 颗涷 应天受命 前跋后疐 连宵彻曙 冬酿 反文旁的字 诗朋酒侣 显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