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2:55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小宴刚刚结束,大家在平桥上漫步,月光洒在路面上。
笙歌声响起,大家陆续回到庭院,楼台下的灯火明亮。
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蝉声也逐渐消散,秋天的雁群飞来了。
我还有什么睡意呢?临近入睡时,我举起残余的酒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仲夏与初秋交替的夜晚,诗人通过宴会后的情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平桥、笙歌、灯火等意象,描绘了宴会的热闹与温馨,体现了唐代盛行的文人雅集生活。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以通俗、易懂著称,常常关心民生,抒发个人情感,作品涵盖了五言诗、七言诗和乐府诗等多种形式。
《宴散》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唐朝时期。诗人通过宴会的场景,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宴散》是一首描绘夏季晚宴后的清新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夜晚场景,展现出宴会的欢愉与秋天的来临。开头两句,小宴追凉,平桥步月,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朋友们在月下徜徉,似乎忘却了世俗的烦恼。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展现了宴席的热闹与归家的温馨。后两句中,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诗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蝉声的消逝象征着夏天的结束,而雁阵的飞来则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这种转变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最后的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诗人对即将入睡的无奈和对酒的留恋,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似乎在感叹即使生活再美好,时间也无法停留。
整首诗通过宴会的欢愉与对季节变化的感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流逝岁月的感慨。诗人在欢乐中透出淡淡的惆怅,展现出生活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哲理。
《宴散》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残暑”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结束?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