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8:06
将晓二首 其一
作者:杜甫
石城除击柝,铁锁欲开关。
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曙山。
巴人常小梗,蜀使动无还。
垂老孤帆色,飘飘犯百蛮。
清晨时分,石城中打更的声音停止,
铁门的锁链也准备打开。
鼓声和号角声在荒凉的边塞上悲鸣,
星河在黎明时分倾泻于山峦之间。
巴人的小船常常在水面漂荡,
蜀地的使者却无归期。
年老的我,孤帆在空中飘荡,
犹如在百蛮之地漂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作多描绘民生疾苦,具有深厚的社会责任感,风格沉郁而真实。其作品被誉为“诗史”,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将晓二首》是杜甫在边塞生活时期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个人漂泊生活的感受。此时,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对此深感忧虑。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边塞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忧虑。开头两句“石城除击柝,铁锁欲开关”,描绘了清晨时分,守城的士兵结束了夜间的警戒,准备开启城门,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然而,接下来的“鼓角悲荒塞”,则迅速转向悲凉,鼓声与号角声在荒凉的边塞中回响,突显出战争带来的压迫与痛苦。
“星河落曙山”一句,描绘了清晨的美丽与宁静,但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焦虑与孤独。接下来的“巴人常小梗”,展现了边地人民的生活,然而“蜀使动无还”却让人感受到使者归不来的无奈,暗示了战乱带来的离散与无望。
最后两句“垂老孤帆色,飘飘犯百蛮”,表现了诗人年老孤独的心境,孤帆在辽阔的水面上漂浮,象征着他与世隔绝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杜甫对边塞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动乱的忧虑,表达了他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沉重而又富有诗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石城除击柝”意指什么?
A. 城墙坚固
B. 夜间警报声停止
C. 天亮了
“蜀使动无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离散
C. 希望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美
B. 家庭团聚
C. 国家动乱与个人漂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