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寒

《春寒》

时间: 2025-05-06 09:40:56

诗句

春寒晏起篆烟留,一桁湘帘缓上钩。

浪簸飞花围曲沼,风掀猛雨入层楼。

傍人悄宿栖檐蝶,逐妇纷啼隔竹鸠。

天欲放晴还似吝,开箱重检木棉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9:40:56

原文展示:

春寒晏起篆烟留,一桁湘帘缓上钩。
浪簸飞花围曲沼,风掀猛雨入层楼。
傍人悄宿栖檐蝶,逐妇纷啼隔竹鸠。
天欲放晴还似吝,开箱重检木棉裘。

白话文翻译:

春寒的早晨,烟雾缭绕,一缕春烟留在空中;
湘帘轻轻地垂下,慢慢地钩住了春天的气息。
波浪翻滚,飞舞的花瓣环绕着曲折的水洼,
狂风掀起,猛雨直冲入高楼之中。
旁边的人悄悄地在檐下栖息,像蝴蝶一样;
女人们在竹林外纷纷啼叫,像是追逐的鸠鸟。
天要放晴,却似乎又不肯,
我只好打开箱子,重检木棉的裘衣。

注释:

  • :指晚,表示时间的静谧。
  • 篆烟:指微弱的烟雾,形容春寒时节的细腻气息。
  • 湘帘:指湘江边的帘子,象征着南方的春景。
  • 飞花:春天飞舞的花瓣,常用来描写春天的生机。
  • 猛雨:突如其来的大雨,表现春寒的变化无常。
  • 层楼:高楼,指人居住的地方。
  • 栖檐蝶:栖息在檐下的蝴蝶,象征春天的生动。
  • 隔竹鸠:竹林外的鸠鸟,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扬,清代诗人,生于晚清,字世英,号石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常描写自然景色及人情,尤其擅长春景描写。

创作背景:
《春寒》创作于春季,反映了春寒时节的特有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此时节,春意盎然,但寒意依旧,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内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春寒》是一首描绘春天寒冷气息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出春寒的氛围。开篇以“春寒晏起”引入,描绘了春日清晨的宁静与寒意,紧接着的“篆烟留”则增添了几分朦胧的美感。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浪簸飞花”展现了春风中的活力与动感,波浪与花瓣的相互交融,传达出春天的生机。

中间部分“风掀猛雨入层楼”则突显了春天的多变,狂风与大雨的交错,使得诗的情绪有了转折,表现出春寒带来的不安与惆怅。而“傍人悄宿栖檐蝶”描绘了周围人们在春寒中安静栖息的画面,形成了一种静谧与动感的对比。最后两句则回归到了内心的思考,天欲放晴却迟迟不肯,诗人只能打开箱子,重检木棉裘,流露出对温暖的渴望与对春天迟到的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表现了春寒时节的独特氛围,既有自然的生动,又有内心的沉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寒晏起篆烟留:春天的寒冷让人起得很晚,晨雾如篆刻般缭绕留存。
  2. 一桁湘帘缓上钩:一幅湘江边的帘子缓缓上升,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3. 浪簸飞花围曲沼:波浪推动着飞舞的花瓣,围绕着曲折的小水洼。
  4. 风掀猛雨入层楼:狂风掀起大雨直冲入高楼,展现天气的变化无常。
  5. 傍人悄宿栖檐蝶:旁边的人静静地栖息在檐下,像蝴蝶一样轻灵。
  6. 逐妇纷啼隔竹鸠:女人们在竹林外纷纷啼叫,传递出春天的生气。
  7. 天欲放晴还似吝:天空虽然想要放晴,却还是显得有些吝啬。
  8. 开箱重检木棉裘:我只好打开箱子,重新检查木棉衣裳,渴望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篆烟”比喻春天的烟雾,增添诗意。
  • 拟人:如“天欲放晴还似吝”,赋予天意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逐妇纷啼隔竹鸠”,音韵和谐,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春寒时节的独特氛围与人们内心的感受,表现了对温暖的渴望以及对春天迟来的无奈,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冲突。

意象分析:

  • 春寒:象征春天的寒冷,传达出季节交替的无常。
  • 湘帘:代表南方的风情,增添了地域色彩。
  • 飞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猛雨:象征春天的变化与不可预测。
  • 木棉裘:代表温暖的渴望与冬去春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春寒”主要指什么季节? A. 冬季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

  2. “篆烟留”中的“篆”字有什么含义?
    A. 墨迹
    B. 形状
    C. 字体
    D. 烟雾的形态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A. 想要旅行
    B. 渴望温暖
    C. 喜欢春天
    D. 感到孤独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了春雨带来的生机。
  • 王维《鸟鸣涧》:描绘自然的和谐与人情,春天的气息浓厚。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但情感更加豪放,气氛更为激昂。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涉及自然,但《春寒》更注重细腻的春寒描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念奴娇 念奴娇(杨子安侍郎寿) 念奴娇(约友中秋游长桥,魏倅·邦式不预,作念奴娇,和其韵) 水调歌头(对月有感) 水调歌头 满江红(大热卧疾,浸石种蒲,强作凉想) 洞仙歌(赠太易) 洞仙歌 木兰花慢(和师厚和司马文季虏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哭结尾的成语 砯碣 包含钓的成语 三性 麻字旁的字 蛛网尘埃 包含摅的词语有哪些 蹈锋饮血 俗套 惊痫 业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隐身草 片鳞只甲 贝字旁的字 蒸沙作饭 伺瑕导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