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9:4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9:40:56
春寒晏起篆烟留,一桁湘帘缓上钩。
浪簸飞花围曲沼,风掀猛雨入层楼。
傍人悄宿栖檐蝶,逐妇纷啼隔竹鸠。
天欲放晴还似吝,开箱重检木棉裘。
春寒的早晨,烟雾缭绕,一缕春烟留在空中;
湘帘轻轻地垂下,慢慢地钩住了春天的气息。
波浪翻滚,飞舞的花瓣环绕着曲折的水洼,
狂风掀起,猛雨直冲入高楼之中。
旁边的人悄悄地在檐下栖息,像蝴蝶一样;
女人们在竹林外纷纷啼叫,像是追逐的鸠鸟。
天要放晴,却似乎又不肯,
我只好打开箱子,重检木棉的裘衣。
作者介绍:
李德扬,清代诗人,生于晚清,字世英,号石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常描写自然景色及人情,尤其擅长春景描写。
创作背景:
《春寒》创作于春季,反映了春寒时节的特有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此时节,春意盎然,但寒意依旧,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内心的感受。
《春寒》是一首描绘春天寒冷气息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出春寒的氛围。开篇以“春寒晏起”引入,描绘了春日清晨的宁静与寒意,紧接着的“篆烟留”则增添了几分朦胧的美感。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浪簸飞花”展现了春风中的活力与动感,波浪与花瓣的相互交融,传达出春天的生机。
中间部分“风掀猛雨入层楼”则突显了春天的多变,狂风与大雨的交错,使得诗的情绪有了转折,表现出春寒带来的不安与惆怅。而“傍人悄宿栖檐蝶”描绘了周围人们在春寒中安静栖息的画面,形成了一种静谧与动感的对比。最后两句则回归到了内心的思考,天欲放晴却迟迟不肯,诗人只能打开箱子,重检木棉裘,流露出对温暖的渴望与对春天迟到的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表现了春寒时节的独特氛围,既有自然的生动,又有内心的沉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春寒时节的独特氛围与人们内心的感受,表现了对温暖的渴望以及对春天迟来的无奈,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冲突。
诗词测试:
诗中的“春寒”主要指什么季节?
A. 冬季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
“篆烟留”中的“篆”字有什么含义?
A. 墨迹
B. 形状
C. 字体
D. 烟雾的形态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A. 想要旅行
B. 渴望温暖
C. 喜欢春天
D. 感到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