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0:49
夕惕同龙契,晨兢当凤扆。
崇儒习旧规,偃伯循先旨。
绝壤飞冠盖,遐区丽山水。
幸承三圣馀,忻属千年始。
在黄昏时刻,我小心翼翼地与龙的盟约相契合;在黎明的时候,我严谨地坐在凤的座位上。
崇尚儒学,学习古老的规矩,恭顺地遵循先贤的教诲。
越过平凡的土地,飞扬的冠冕如同遮盖,遥远的地方山水美丽如画。
幸而承继了三位圣人的遗德,欢喜地属于这个千年的开始。
作者介绍: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不仅在政治上有极大的影响力,还在文学上有一定成就。她主张科举制度,重视文人地位,对唐代文人有积极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武则天统治时期,正值国家兴盛之时。诗中表现出对儒家文化的崇尚以及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体现了武则天在治国理政中的理念与价值观。
《唐大飨拜洛乐章》展现了武则天作为一位女皇的政治理念和文化自信。诗的开头“夕惕同龙契,晨兢当凤扆”,表现了她在治国过程中保持警觉和严谨的态度;“崇儒习旧规,偃伯循先旨”则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显示出她对儒家思想的尊崇。通过“绝壤飞冠盖,遐区丽山水”,诗人描绘了远方美丽的山水,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富饶。最后一句“幸承三圣馀,忻属千年始”表达了对继承伟大文化传统的自豪感,体现了她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整首诗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反映了武则天作为女性统治者的自信与智慧。诗中对古代圣贤的尊崇与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彰显了她的治国理念和文化情怀。这样的诗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既是对自身权力的宣示,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展现了武则天的治国理念,强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体现了对未来的期许与信心。
诗词测试:
诗中“夕惕同龙契”中的“龙”象征什么?
A. 权力
B. 财富
C. 自然
“晨兢当凤扆”中的“凤”象征什么?
A. 战争
B. 高贵与权威
C. 知识
诗中提到的三位圣人是指?
A. 孔子、老子、释迦牟尼
B. 孟子、荀子、庄子
C. 诸葛亮、王阳明、李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其他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诗作进行对比,如李白的《庐山谣》。李白的诗强调个体的豪情与自然的关系,而武则天的诗则更注重政治与文化的承继,展现出不同的文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