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6:02
兰俎既升,蘋羞可荐。
金石载设,咸英已变。
林泽斯总,山川是遍。
敢用敷诚,实惟忘倦。
当兰花的祭品已被摆上,浮萍的羞涩也可以作为供品。
金石制成的器具已经齐备,所有的花卉也已变换成美丽的姿态。
森林和沼泽都已被搜罗,山川大地也已遍布。
敢于用真诚来奉献,实际上是忘却了疲倦。
“兰俎”与“蘋羞”均为古代祭祀用物,象征着对神明的敬仰和崇拜。“金石载设”则反映了当时的盛大仪式,表现出一种庄重的氛围。此诗可以看作是对古代礼仪的歌颂,传达出对自然和神明的敬畏之情。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她的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女性的坚韧与智慧,常常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意味和人文关怀。
此诗写于盛唐时期,正值武则天执政之时。诗中展现了当时盛大祭祀的场景,体现了国家的繁荣和礼仪之美。通过对自然和祭品的描写,反映出对天地神明的尊重与敬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未来的美好期望。
《唐大飨拜洛乐章》是一首典雅的祭祀诗,展现了古代祭祀的庄严气氛。诗的开头以“兰俎既升,蘋羞可荐”引入,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兰花和浮萍都是自然界中的美丽元素,这里用作祭品,象征着对神明的崇敬和对自然的尊重。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金石载设”这一意象,展现了祭祀时的盛大场面,金属与石制的器皿让人感受到一种庄重和仪式感,显示出国家的富裕与文化的繁荣。
诗中的“林泽斯总,山川是遍”则表达了对国土的热爱与珍视,四处皆是美景,暗示着大自然的恩赐。同时,最后两句“敢用敷诚,实惟忘倦”则引导读者思考内心的真诚与对神明的恭敬,尽管祭祀繁琐,但心中却充满了热情与虔诚。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使人在阅读时不禁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关系。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和神明的崇敬,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国家繁荣的期盼。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绘,表达出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尊重,展现了人们在自然与神明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心中对自然和神明的敬仰,传达出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
“兰俎既升”中“兰”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力量
B) 高尚和纯洁
C) 美丽
诗中提到的“金石载设”主要指什么?
A) 祭祀的器具
B) 自然景观
C) 人物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自然与神明的崇敬
C) 对战争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