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0:10
微云如雾。送晚来几点,菰蒲凉雨。林影皴红,潭痕渲翠,做弄秋光如许。怅行踪无定,系一叶扁舟沙渚。谁相伴,有芦花深处,一行眠鹭。凝伫。天已暮。露柳霜莲,秋满枫桥路。弦响枨枨,蜡光隐隐,隔院谢娘眉妩。歌声留不住,又化作水烟飞去。凄凉意,算者般情味,綵毫难赋。
天空中飘着薄云,像雾霭般轻柔。傍晚时分,雨点轻轻落下,菰与蒲在凉风中摇曳。树影映红了水面,波痕渲染着翠绿,似乎在调皮地玩弄着秋日的光影。心中惆怅,行踪无定,停泊在沙滩上的小舟,仿佛只有我一人。谁会陪伴我呢?在芦苇深处,有一行睡觉的白鹭静静伫立。天色已晚,露水浸润着柳树,霜打的莲花,使枫桥的路充满了秋意。琴声轻轻响起,蜡烛的光影隐隐约约,隔着院子,谢娘的眉眼妩媚动人。歌曲的余音留不住,转瞬间化作水中的烟雾悄然消逝。那凄凉的情感,似乎是那样的难以言表,让我感到难以用笔墨来描绘。
杨芳灿,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和自然景观为题材,风格细腻。
本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某个秋日傍晚,舟泊于枫桥,感受到秋季的孤独与凄凉,结合自然景色表达了内心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傍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情感交融。诗的开头描绘了微云、凉雨、林影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随着情境的深入,诗人从自然景色转向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行踪无定的惆怅。
“谁相伴,有芦花深处,一行眠鹭”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在孤舟中对伴侣的渴望,渴望有一个可以分享此刻的人。而“歌声留不住,又化作水烟飞去”,则以水烟的轻盈表达了时间的无常与感情的流逝,进一步强调了孤独的主题。
整首诗在自然描写中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感,诗人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孤寂与感伤。
整首诗的主题是孤独与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过往的感怀。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有哪几种?
“谁相伴,有芦花深处,一行眠鹭”表达人们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歌声”最终变成了什么?
将本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进行对比,都是在描绘夜晚景色,但杨芳灿的作品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流露,而李白则侧重于历史的回顾与豪情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