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5:52
妆楼正卧,底须诘取,于菟痴小。
解事吴娃,戏学凤仙亲捣。
红丝缭绕。便万贯呼来还少。
防失却,袅蹄重铸,閒坊寻到。
蟋蟀吟中醒悄。正无声四壁,立残斜照。
不捕依然,阶药纷披藏好。
携儿乳饱。从榻畔微温相恼。
春回早。八九墙阴新扫。
在妆楼中恬静地卧着,底下那小小的事物该如何追问?
了解事情的吴娃,戏弄着学凤仙花的样子,亲手捣弄。
红丝缠绕,便是千金万贯的呼唤也觉得少。
小心翼翼地防备失去,轻盈的马蹄重铸,闲暇时在坊间寻觅。
蟋蟀在吟唱中醒来,四壁无声,斜阳照亮残影。
不再捕捉,阶下的药草纷纷披散藏好。
抱着孩子,奶水充足。从榻边微微温存,心中略感不快。
春天早已归来,墙角的阴影已经被新扫过。
作者介绍:厉鹗(约1740-1816),清代诗人,以擅长描绘生活的细腻和情感的真挚著称。他的诗多描写日常生活、自然景观,具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闲暇时刻写成,作者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展现家中温馨的氛围,以及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日午后的场景,诗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温暖的情感。开头的“妆楼正卧”创造出一种安逸的氛围,仿佛在描绘一个安静的女性角色。接着提及“吴娃”和“凤仙”,可以看作对女性机智与灵动的赞美。红丝的描写则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纤细与柔美,充满了韵味。
整首诗以细腻的日常生活为背景,表现了家庭的亲密与温情。尤其是“携儿乳饱”的描写,展现了母亲与孩子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流露出一点点疲惫和不快,可能暗示了生活的琐碎与压力。最后一句“春回早”,暗示了生命的复苏,也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从整体来看,诗歌不仅表现了春天的温暖,更是对生活细节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细腻观察,展现了温馨家庭的生活场景,同时流露出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娃”指的是哪类人物?
A. 男子 B. 聪明的女子 C. 老人 D. 小孩
答案:B
“春回早”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希望 C. 悲伤 D. 愤怒
答案:B
诗中“携儿乳饱”描绘的是哪种关系?
A. 朋友 B. 兄弟 C. 母子 D. 情侣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厉鹗的《雪狮儿 其三》更注重生活细节的描绘,而李清照则多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忧伤。两者都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但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厉鹗的诗更具生活气息,李清照的诗则更具抒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