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金松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金松》

时间: 2025-05-02 14:11:35

诗句

台岭生奇树,佳名世未知。

纤纤疑大菊,落落是松枝。

照日含金晰,笼烟淡翠滋。

勿言人去晚,犹有岁寒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1:35

原文展示: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金松》 作者: 李德裕 〔唐代〕

台岭生奇树,佳名世未知。
纤纤疑大菊,落落是松枝。
照日含金晰,笼烟淡翠滋。
勿言人去晚,犹有岁寒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台岭上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树木,虽然它的美名在世间鲜为人知。细长的枝条让人联想到大菊,而这枝条却是松树的。阳光照射下,松树的叶子闪耀着金色的光芒,笼罩在轻烟中,显得清新而富有生机。不要说人们离去得太晚,松树依然保持着岁寒时节的坚韧。

注释:

  • 台岭:指山岭,台岭则是比较平坦的山。
  • 佳名:美好的名字。
  • 纤纤:形容细长的样子。
  • :像,似乎。
  • 落落:形容松树枝干的伸展状态。
  • 照日:阳光照射的意思。
  • 含金晰:含有金色光泽,清晰明亮。
  • 笼烟:笼罩在烟雾中。
  • 岁寒期:指寒冷的季节,象征坚贞不屈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其诗词风格多样,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德裕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歌颂。诗中松树象征着坚韧,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金松》通过松树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开篇便以“台岭生奇树”引入,营造出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象。李德裕在诗中运用了细腻的笔法,描绘出松树的轻盈与坚毅,强调了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顽强。

“照日含金晰,笼烟淡翠滋”一句,展现了阳光洒在松树上的景象,似乎连光线都被松树吸引。这种光与影的交织,增添了自然的层次感和美感,同时暗示着松树的高贵与纯洁。最后一句“勿言人去晚,犹有岁寒期”则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虽然人们可能对松树的存在不以为然,但它却在岁寒时节依旧坚挺,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与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台岭生奇树:在台岭上长出了奇特的树木。
  • 佳名世未知:这种树的美名在世间鲜有人知。
  • 纤纤疑大菊:枝条细长,像大菊花的样子。
  • 落落是松枝:但实际上这是松树的枝条。
  • 照日含金晰:阳光下,松树的叶子闪烁着金色的光泽。
  • 笼烟淡翠滋:轻烟笼罩下,松树显得清新而富有生机。
  • 勿言人去晚:不要说人们离去得太晚。
  • 犹有岁寒期:松树仍然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的枝条比作大菊,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拟人:松树似乎在阳光下“含金”,赋予了树木生命的灵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松树,表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强调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顽强,同时引发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坚韧与不屈。
  • 阳光:代表希望与生命力。
  • 烟雾:象征朦胧与神秘感。
  • 岁寒:象征困境中依然坚守的品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松》的作者是谁? A. 王维
    B. 李德裕
    C. 杜甫

  2. 诗中“佳名世未知”意指什么? A. 松树的美名被广泛传颂
    B. 松树的美名鲜有人知
    C. 松树的美名无人问津

  3. “勿言人去晚,犹有岁寒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逝去时间的无奈
    B. 对松树的赞美
    C. 对人生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而李德裕的《金松》则更加强调了生命的坚韧精神,两者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德裕诗文集》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著作。

相关查询

咏钱五首 其二 咏钱五首 其一 盆水映日圆影上檐可爱而赋 大樗 杨花二首 其二 杨花二首 咏磨 破焦 人影 萤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刀旁的字 卧云 眼空一世 解锯 震天铄地 郁金丝 龍字旁的字 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奚丢胡突 包含濯的成语 伊威 釒字旁的字 疾开头的成语 黑字旁的字 丰墙峭址 木字旁的字 忧心悄悄 臼中无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