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岭外守岁(一作李德裕诗)

《岭外守岁(一作李德裕诗)》

时间: 2025-07-29 09:09:17

诗句

冬去更筹尽,春随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09:17

原文展示:

岭外守岁(一作李德裕诗)

冬去更筹尽,春随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的是年末守岁时的情景。冬天渐渐过去,春天的到来似乎伴随着斗柄的转动。寒暄的话语在一夜的时间里显得格外珍贵,而客人白发渐增,已在不知不觉中催促着两年的光阴。


注释:

  • 冬去更筹尽:冬天将要结束,指的是时间的推移。筹,古代计时的工具,这里象征着时间的计算。
  • 春随斗柄回:斗柄是指北斗星的指针,随着春天的到来,斗柄也开始转动,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寒暄一夜隔:寒暄,指的是亲切的问候,隔,意味着时间的间隔。
  • 客鬓两年催:鬓,指的是头发,客人之间的关系在时光流逝中,白发渐生,暗示着岁月的无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福业,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生平事迹不多,但其诗作常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人情冷暖。其作品风格端庄、内涵深刻,常以自然景物为引子,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岁末年初之际,正值辞旧迎新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冬去春来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与亲友相聚的温暖与珍惜。


诗歌鉴赏:

《岭外守岁》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时刻,诗人用“冬去”与“春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新生的希望。诗中通过“斗柄”的转动,传递出岁月的无情与自然的规律。诗人在“寒暄一夜隔”中表现出与友人相聚时的珍贵,突显了人际关系的温情。而“客鬓两年催”则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表达了对老去的无奈与感伤。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了自然与人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悟。诗歌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还在形式上简洁有力,使其成为唐诗中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冬去更筹尽:冬天即将结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意味着新年的来临。
  2. 春随斗柄回:春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到来,斗柄的转动暗示着季节的更迭。
  3. 寒暄一夜隔:在新旧交替的时刻,人与人之间的问候变得格外重要,时间的隔阂愈加明显。
  4. 客鬓两年催:朋友间的相聚中,白发悄然生长,暗示着流逝的岁月和对人生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前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冬与春的对比,斗柄与白发的象征,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轮回。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时间的流逝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现了对岁月的珍惜与人生的感悟,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人情的温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的沉寂与冷漠。
  • :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 斗柄: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规律。
  • :象征着人们在岁月中逐渐老去的痕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季节变化是从哪个季节到哪个季节? A. 从春到冬
    B. 从冬到春
    C. 从夏到秋
    D. 从秋到冬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斗柄”象征着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忽视。(对/错)

答案

  1. B
  2. 时间的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岭外守岁》均表现了对时间与亲情的思考,前者通过夜景引发思乡之情,后者则通过季节变化表达对岁月的感慨。两首诗在意象上相互呼应,均展示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福业诗文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泛湖 花下小酌 蜻蜓浦 小园独酌 赠西山老人 天华寺前遇县令过避之入寺僧皆昼睡 小市 秋兴 书意三首 其三 书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寇暴死 天韵 一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边心 松开头的成语 千金小姐 初开头的成语 探幽穷赜 言字旁的字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靣字旁的字 横路 爻字旁的字 赶尽杀绝 德本财末 赛神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