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5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9:27
思山居一十首 忆钟菰时
作者: 李德裕〔唐代〕
原文展示:
尚平方毕娶,疏广念归期。
涧底松成盖,檐前桂长枝。
径闲芳草合,山静落花迟。
虽有菰园在,无因及种时。
白话文翻译:
刚刚成婚,心中却时常想着归期。
山涧底下的松树已经长成了盖,屋檐前的桂花枝条也在生长。
小路上芳草茂盛,山中静谧,落花也显得迟缓。
尽管有菰园在这里,却无缘在此时种植。
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松树与桂花,象征着自然与时光的流逝,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思乡之情。菰园则暗示着对故乡的留恋和对生活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字贞素,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德裕经历重要人生转折之际,表现了他对家庭与归属的思考,反映了当时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李德裕的《思山居一十首 忆钟菰时》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对乡土的眷恋。开篇提到的“尚平方毕娶”,揭示了诗人刚刚成婚后的心境,表面上是喜悦,内心却充满了对归期的思念,反映了人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自然,涧底的松树和檐前的桂花,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这里的松树和桂花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对生活美好的向往。随着小路上芳草的生长和山中落花的静谧,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最后一句“虽有菰园在,无因及种时”,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既有对自然的留恋,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极富哲理意味。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李德裕的诗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尚平方毕娶,疏广念归期。
涧底松成盖,檐前桂长枝。
径闲芳草合,山静落花迟。
虽有菰园在,无因及种时。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松成盖”比喻松树的高大,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山静落花迟”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落花以情感,使得景色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他复杂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尚平方毕娶”是指什么?
A. 结婚后
B. 结婚前
C. 单身
D. 离婚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主要包括哪些元素?
A. 河流与山峰
B. 松树与桂花
C. 沙漠与湖泊
D. 雪山与冰川
“虽有菰园在,无因及种时”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充实
B. 无奈
C. 快乐
D. 忧伤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德裕的《思山居一十首 忆钟菰时》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但李德裕更加强调了对家庭的思念,而王维则更多地渗透了道家思想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