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其二》

时间: 2025-05-01 16:54:13

诗句

行尽神山到玉峰,峰头秀峭似芙蓉。

飞泉如练挂长松。

碧眼紫髯何处客,閒来松下听晨钟。

无人知是赤鳞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4:13

原文展示:

《浣溪沙 其二》
作者: 史惟圆 〔清代〕
行尽神山到玉峰,
峰头秀峭似芙蓉。
飞泉如练挂长松。
碧眼紫髯何处客,
闲来松下听晨钟。
无人知是赤鳞龙。

白话文翻译:

走到神山的尽头,来到了玉峰,
那峰顶秀美而陡峭,宛如芙蓉花。
飞流的泉水如同白练一样挂在高大的松树上。
那位碧眼紫髯的客人,你在何处呢?
闲暇时坐在松树下,听着晨钟的声音。
无人知道,我其实是一条赤鳞龙。

注释:

字词注释:

  • 神山:指神秘的山,常用来形容高大、美丽的山。
  • 玉峰:比喻美丽的山峰,“玉”字增添了珍贵和美丽的意象。
  • 芙蓉:指荷花,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 飞泉:指飞流而下的泉水,生动形象地描绘自然景观。
  • 碧眼紫髯:形容客人的外貌,"碧眼"指眼睛明亮,"紫髯"指胡须颜色深。
  • 晨钟:早晨的钟声,通常指寺院的钟声,给人一种清净、悠远的感觉。
  • 赤鳞龙:这里指化身为龙的诗人,象征其非凡的身份与气质。

典故解析:

“赤鳞龙”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象征隐士或具备非凡才能的人物。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象征,代表着力量和尊贵。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非凡身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惟圆(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善于描写自然景观,作品常富有情趣与哲理。他的诗风清新流畅,兼具自然与人文的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人们追求闲适的生活,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与隐士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探索。

诗歌鉴赏:

《浣溪沙 其二》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行尽神山到玉峰”,带领读者走入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紧接着“峰头秀峭似芙蓉”,将优美的景色与荷花的娇美相结合,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飞泉如练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碧眼紫髯何处客”一句,诗人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增添了情感的深度和对隐士生活的思考。最后一句“无人知是赤鳞龙”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隐喻着诗人虽身处自然之中,却有着不为人知的非凡身份,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高贵气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身身份的自信,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尽神山到玉峰:描写了作者的行程,从神秘的山脉走到美丽的玉峰,暗示了一种追求的旅程。
  2. 峰头秀峭似芙蓉:将山峰的美丽比作芙蓉,突显自然的秀美和诗人的审美情趣。
  3. 飞泉如练挂长松:用“飞泉”比喻水流的动感,生动地呈现出自然的奇观。
  4. 碧眼紫髯何处客:通过提问引出对隐士的思考,增加了诗的内涵。
  5. 闲来松下听晨钟:描绘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体现诗人的淡泊心境。
  6. 无人知是赤鳞龙:表明诗人自我认知的独特性,强调了个体的非凡与隐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峰头秀峭似芙蓉”,通过形象的比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如“飞泉如练”,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力,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有对称,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我身份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山:象征着神秘与崇高的境界。
  • 玉峰:代表了美丽与高洁。
  • 飞泉: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无穷魅力。
  • 碧眼紫髯:象征着隐士的独特与非凡。
  • 赤鳞龙:象征着隐秘的身份与内在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飞泉如练”比喻什么? A. 飞流的水
    B. 高大的松树
    C. 远处的山峰
    D. 早晨的钟声

  2. 诗人自称“赤鳞龙”,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态? A. 谦虚
    B. 自信
    C. 轻蔑
    D. 忧伤

  3. 诗中“碧眼紫髯何处客”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隐士生活的思考
    C. 对他人的羡慕
    D. 对山水的描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by 王维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表达了独立、超脱的心态。
  • 李白的《月下独酌》则通过月亮与酒的意象,展现了孤独与对自由的追求。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探索,但风格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与哲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乡子 南乡子 春晚 南乡子·帘卷水西楼 南乡子 海上歌筵,时将赴章门 南乡子 南乡子 和秋岩重阳 南乡子 丁巳秋分日作 南乡子 南乡子 南乡子 二阕四川道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顶头银两 舌字旁的字 榆木脑壳 魚字旁的字 势如累卵 廾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包含开的词语有哪些 胸有成略 小学生 立陡陡 代人捉刀 守素 斫挚 采字头的字 包含腺的词语有哪些 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颐性养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