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2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24:38
闻道尘中有钓矶,隔江红树满秋晖。
草生空地没双扉。却厌海山无住处,
结庐欲向此中归。夜随孤鹤掠波飞。
听说在尘世中有一个钓鱼的地方,
隔着江水,红树映衬着秋天的阳光。
杂草生长在空地上,遮住了双扉。
我厌倦了海山没有固定的居所,
想在这里建个草庐归隐。
夜晚,孤鹤随着波浪飞掠而去。
史惟圆(约1640-约1700),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历经清初动荡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景抒情,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的淡泊。
《浣溪沙 其四》作于他归隐之时,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喧嚣尘世的厌倦。这首词反映了清代知识分子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日江边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开头,诗人以“闻道尘中有钓矶”引入,点出钓鱼的地点,显示出对世俗生活的关注。接着“隔江红树满秋晖”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秋景,红叶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迷人,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意境。
“草生空地没双扉”一句,隐喻了诗人心中理想的归处已被杂草覆盖,暗示了现实的荒凉与失落。接下来的“却厌海山无住处”,则表现了诗人对四海漂泊生活的厌倦,渴望能有一个安静的归宿。最后一句“夜随孤鹤掠波飞”将孤鹤与波浪结合,展现了诗人的自由追求与内心的宁静,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
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渴望和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的生活理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喧嚣尘世的厌倦,展现了一种超脱的情怀与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钓矶”指的是:
A. 钓鱼的地方
B. 一种树木
C. 一座山
D. 一片湖
诗人厌倦的生活是什么?
A. 自由自在
B. 漂泊不定
C. 富裕奢华
D. 田园风光
“夜随孤鹤掠波飞”中“孤鹤”象征什么?
A. 孤独
B. 自由
C. 归宿
D. 美丽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史惟圆的《浣溪沙 其四》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加强调禅意和内心的宁静,而史惟圆则更注重现实的归隐与自在的生活。两者都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敬重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