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光启丁未别山

《光启丁未别山》

时间: 2025-05-07 10:02:43

诗句

草堂琴画已判烧,犹托邻僧护燕巢。

此去不缘名利去,若逢逋客莫相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2:43

原文展示:

光启丁未别山
草堂琴画已判烧,
犹托邻僧护燕巢。
此去不缘名利去,
若逢逋客莫相嘲。

白话文翻译:

在草堂中,琴和画已经被烧毁,然而我仍托付给邻近的僧人去保护那燕子的巢。此次出行并不是为了追求名利,如果在路上遇到失意的朋友,请不要嘲笑我。

注释:

  • 草堂:指的是草屋,诗人居住的地方。
  • 琴画:指代诗人所喜爱的琴和绘画艺术。
  • 判烧:指琴和画被判定为烧毁。
  • 犹托:仍然托付。
  • 邻僧:住在附近的僧侣。
  • 燕巢:燕子的巢,象征着温暖的家。
  • 不缘名利去:不为了名利而去,表达了一种淡泊的情怀。
  • 逋客:失意之人,泛指漂泊在外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字子长,号秋水,唐代诗人、书法家。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情感细腻,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对名利的淡漠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人可能因缘故离开草堂,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光启丁未别山》是一首充满淡泊与清新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诗的开头通过“草堂琴画已判烧”,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无奈与惋惜,但紧接着提到“犹托邻僧护燕巢”,则展现了诗人依然对温暖生活的关怀和期盼。这种情感的转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伤感,夹杂着一丝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并不因为失去而沉沦,反而在离别中选择以无名无利为出发点,体现了其高洁的情操和对名利的淡薄态度。尾句“若逢逋客莫相嘲”则传达了一种对朋友的理解与包容,诗人希望外界能理解他的选择,而不是嘲笑他的追求。这种情感的流露,深刻地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善意与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草堂琴画已判烧:描绘了诗人草堂中的琴和画被烧毁的景象,暗示了生活的变迁。
  • 犹托邻僧护燕巢:虽然物质损失,但诗人仍希望有温暖的家(燕巢)被保护,体现了对家园的眷恋。
  • 此去不缘名利去:明确表态此次出行不是为了追逐名利,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 若逢逋客莫相嘲:希望他人在遇到失意朋友时,能给予理解而非嘲讽,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琴画”与“燕巢”,形成和谐的意境。
  • 象征:燕巢象征着温暖的家和对生活的希望。

意象分析:

  • 草堂:象征着简朴、宁静的生活。
  • 琴画:代表了艺术与情感的寄托。
  • 燕巢:象征温暖、归属感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草堂琴画已判烧”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欢喜
    C. 愤怒

  2. “若逢逋客莫相嘲”中的“逋客”指的是: A. 成功人士
    B. 失意之人
    C. 故人

  3. 此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友情与理解
    C. 归隐山林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司空图与王维的诗歌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侧重于山水的描绘,而司空图则更关注内心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相关的文论与评论文章。

相关查询

病中 月中归驿舍 幽居遣懹 早春新晴 幽事 初夏幽居杂赋 春雨四首 其三 悲秋 秋霁 病中偶得名酒小醉作此篇是夕极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岂的成语 包含踏的词语有哪些 哑子寻梦 心焦火燎 青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桂子兰孙 华丽 反犬旁的字 沙橘 舌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仰息他人 焚符破玺 包含诸的成语 包含玛的词语有哪些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道西说东 采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