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晁质夫太丞知深州

《送晁质夫太丞知深州》

时间: 2025-04-27 13:22:02

诗句

芜蒌问古亭,春入饶阳城。

豆粥君王远,壶浆刺史迎。

地凉宜牧马,塞近惯调兵。

为寄井泉石,老来思目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2:02

原文展示:

送晁质夫太丞知深州
梅尧臣 〔宋代〕
芜蒌问古亭,春入饶阳城。
豆粥君王远,壶浆刺史迎。
地凉宜牧马,塞近惯调兵。
为寄井泉石,老来思目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对友人的送别。开头的“芜蒌问古亭”意指春天的景色逐渐生机盎然,古亭在芜蒌的环绕之下,显得更加宁静。接下来提到“春入饶阳城”,表明春天已悄然来到饶阳城,生机勃勃。

“豆粥君王远,壶浆刺史迎”表达了对远方君王的思念,以及对刺史的迎接之情,展现出对友人的祝福。接着“地凉宜牧马”暗示着春天的气候适合放牧,“塞近惯调兵”则蕴含着边疆的紧张局势。

最后一句“为寄井泉石,老来思目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向往,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注释:

  • 芜蒌:一种植物,常见于水边,象征春天的生机。
  • 古亭:古老的亭子,代表文学与历史的遗迹。
  • 豆粥:一种简单的食物,象征着清淡的生活。
  • 壶浆:酒或水,象征待客的礼仪。
  • 牧马:放牧马匹,暗示自然与田园生活。
  • 井泉石:象征归隐与宁静的生活。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古亭”与“井泉石”可以理解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简朴生活的追求。这种思想在唐宋诗人中颇为常见,代表了士人理想的栖息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自然清新,常以田园风光和人文情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梅尧臣送别友人时,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时代背景则是北宋初期,社会安定,文人们多有隐逸的理想。

诗歌鉴赏:

《送晁质夫太丞知深州》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活的思考。首联以“芜蒌问古亭,春入饶阳城”开篇,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初春的暖意与生机,暗示了友人出发的美好时节。中间两句则巧妙地结合了生活的细节与政治的关切,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敏感。最后两句“为寄井泉石,老来思目明”则引人深思,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情怀。

整首诗用词简练而意蕴深远,兼具自然美与人文情感,展现了梅尧臣深厚的诗歌造诣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芜蒌问古亭:用芜蒌植物的生机勃勃来问候古亭,展现春天的气息。
  2. 春入饶阳城:春天的到来为饶阳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3. 豆粥君王远:远方的君主只有简单的豆粥可食,体现了对其的思念与关心。
  4. 壶浆刺史迎:刺史热情迎接来客,体现了地方官员的礼节。
  5. 地凉宜牧马:适合放牧的环境,暗示春天的气候适宜。
  6. 塞近惯调兵:边境地区经常调动兵员,暗示政治局势的紧张。
  7. 为寄井泉石:寄托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象征隐逸的理想。
  8. 老来思目明:老年时对清晰思考的渴望,表明对智慧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喻人生哲理,展现生活的美好与简朴。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治局势的关注,体现了士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芜蒌:象征自然与生命力。
  • 古亭:代表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豆粥:象征朴素的生活。
  • 壶浆:象征友情和待客之道。
  • 井泉石:象征隐逸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亭”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古代的建筑
    C. 一种食物

  2. “豆粥君王远”中的“君王”指的是谁?
    A. 远方的君主
    B. 诗人的朋友
    C. 当地的刺史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思乡
    B. 送别与祝福
    C. 对战争的思考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送晁质夫太丞知深州》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诗,但梅尧臣更注重自然景色与对友人的祝福,而王勃则在表达个人抱负与时局感慨方面更为深入。两首诗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梅尧臣相关研究论文与书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渡河到清河作 酬诸公见过(时官未出,在辋川庄) 送李太守赴上洛 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 偶然作六首 其六 终南别业 夷门歌 归辋川作 李陵咏(时年十九) 双黄鹄歌送别(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熛的词语有哪些 丹梯 足字旁的字 东奔西撞 黄字旁的字 异口同声 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忧结尾的成语 燥涩 釆字旁的字 循名校实 大福 琼岛春云 故众 发怒穿冠 犬牙差互 肀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