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7:26
天用莫如龙,有时系扶桑。
顿辔海徒涌,神人身更长。
性命苟不存,英雄徒自强。
吞声勿复道,真宰意茫茫。
天地间没有什么能比得上龙,有时龙被束缚在扶桑树上。
突然停下马缰,海水翻涌,神人之身更是高大。
若性命无法存续,英雄也只能白白自强。
默默无言不再说,真正的命运却是迷茫无比。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杜甫的诗歌以其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而著称,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常被称为“诗圣”。
《遣兴五首》是杜甫在贞观年间创作的一组诗,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关注。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之时,诗人借龙、神人等意象抒发对命运的迷茫与对英雄理想的反思。
《遣兴五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中借龙和扶桑树的意象,探讨了生命与命运的关系。开篇“天用莫如龙”,通过强烈的对比,强调了龙的伟大与尊贵,同时也暗示了其受困的命运。接下来的“顿辔海徒涌”,则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对海浪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无奈与迷茫的情感。
“性命苟不存,英雄徒自强”紧接其后,深刻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英雄理想的悲哀。即使英雄再强大,若无生存之本,最终也只能徒劳无功。这一层意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沉重的哲理思考。
最后“吞声勿复道,真宰意茫茫”则进一步强化了对命运的无奈,诗人似乎在呼唤一种内心的沉默与思索,面对命运的无常,言语变得苍白无力。这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杜甫深刻的思考与人文关怀。
全诗探讨了生命的脆弱、英雄理想的无奈以及命运的迷茫,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龙”主要象征什么?
A. 力量与尊贵
B. 脆弱与无奈
C. 自然力量
“性命苟不存,英雄徒自强”这句表达了什么思想?
A. 生命的伟大
B. 英雄的无奈
C. 理想的美好
诗中“吞声勿复道”是什么意思?
A. 不再说话,默默承受
B. 大声疾呼,反抗命运
C. 诉说理想
答案:1.A 2.B 3.A
《春望》与《遣兴五首 其一》均体现了对时局的关心,但《春望》更侧重于国家的兴衰,而《遣兴五首 其一》则更专注于个人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