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36
丈人骏马名胡骝,
前年避胡过金牛。
回鞭却走见天子,
朝饮汉水暮灵州。
自矜胡骝奇绝代,
乘出千人万人爱。
一闻说尽急难材,
转益愁向驽骀辈。
头上锐耳批秋竹,
脚下高蹄削寒玉。
始知神龙别有种,
不比俗马空多肉。
洛阳大道时再清,
累日喜得俱东行。
凤臆龙鬐未易识,
侧身注目长风生。
这首诗描写了一匹名叫胡骝的骏马,去年在金牛岭避难。它在回头挥鞭时,竟然见到了天子,早晨在汉水饮水,晚上则到达灵州。胡骝自认为是绝世的骏马,受到众人的喜爱。当听到急难的材料时,它却感到愁苦,因而对那些普通马感到无奈。胡骝的耳朵像秋天的竹子一样锐利,脚下的蹄子像寒玉一样光滑。才知道神龙是另有品种,跟那些俗马比起来,根本不是一个档次。洛阳的大道再次变得清晰,连日来高兴地向东行驶。凤头龙鬐的马难以辨认,只好侧身注目,感受着长风的气息。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一生历经战乱,诗作内容广泛,既有政治抒怀,也有对民生疾苦的深刻反思。
《胡马行》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不安,民生困苦。诗中通过描写骏马,表达了对理想和现实的感慨。
《胡马行》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骏马胡骝的描写,传达了对个体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深刻思考。诗中骏马不单单是动物的象征,它更是一种理想化的存在,代表着卓越与非凡。诗人通过对比,指出即便是骏马,也要面临与普通马的身份差异和社会认同的挑战,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诗人自我价值与时代背景之间的矛盾。
诗中细腻的描写,如“头上锐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将胡骝的优雅与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尤其是后续的“始知神龙别有种”,更是强调了优秀个体的稀缺与不易。
同时,诗的最后部分,描绘了洛阳大道的清晰和长风的生动,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整首诗不仅是对骏马的赞颂,更是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深刻思考的抒发。
整首诗意在通过骏马的描写,反映出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思考。诗人借物抒怀,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胡马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骏马名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金牛”指的是哪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