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4:11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作者: 杜甫 〔唐代〕
国初已来画鞍马,
神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
人间又见真乘黄。
曾貌先帝照夜白,
龙池十日飞霹雳。
内府殷红玛瑙盘,
婕妤传诏才人索。
盘赐将军拜舞归,
轻纨细绮相追飞。
贵戚权门得笔迹,
始觉屏障生光辉。
昔日太宗拳毛騧,
近时郭家狮子花。
今之新图有二马,
复令识者久叹嗟。
此皆骑战一敌万,
缟素漠漠开风沙。
其余七匹亦殊绝,
迥若寒空动烟雪。
霜蹄蹴踏长楸间,
马官厮养森成列。
可怜九马争神骏,
顾视清高气深稳。
借问苦心爱者谁,
后有韦讽前支遁。
忆昔巡幸新丰宫,
翠华拂天来向东。
腾骧磊落三万匹,
皆与此图筋骨同。
自从献宝朝河宗,
无复射蛟江水中。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
龙媒去尽鸟呼风。
自国初以来,画马的技艺已久,
而真正神妙的作品,唯有江都王的画作。
这位将军名声显赫已三十年,
如今人间又能见到他真正的乘黄马。
曾经的先帝如同照夜白,
在龙池中十日飞出雷霆。
内府里用殷红玛瑙盘,
妃子传旨,才子索画。
盘赐给将军,拜舞而归,
轻盈的丝绸缠绕着飞翔。
权贵门第得到这些笔迹,
才开始意识到屏障间的光辉。
昔日太宗骑乘的毛騧,
近来的郭家狮子花。
如今的新画中有两匹马,
让识者不禁叹息。
这些马都是战斗中的骏马,
在苍茫的沙漠中奔腾。
其余的七匹马也不同寻常,
如同寒空中的烟雪般孤绝。
霜蹄在长楸间踏过,
马官们的驯养整齐有序。
可怜那九匹马争相神骏,
它们的目光清高而稳重。
请问谁是那心爱之者,
韦讽与支遁是后来的。
想当年巡游新丰宫,
翠华拂天而东行。
腾骧的马匹如同三万匹,
与这幅画的筋骨同样。
自从献宝给朝河宗,
再也没有在江水中射蛟。
你不知道金粟堆前的松柏里,
龙媒已去尽,鸟儿在呼风。
杜甫,字子美,号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一生经历了政治动荡和战乱,但始终关注社会民生,作品风格多样,情感深沉,被誉为“诗圣”。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创作于杜甫晚年,反映了他对美术的欣赏及对将军曹霸画马技艺的赞美。通过对画马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战马的怀念,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社会风气和艺术成就的深思。
杜甫的《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是一首以画马为主题的诗作。全诗通过对江都王画马技艺的赞美,引发对历史名将的追忆以及对艺术的热爱。诗中描绘的马不仅是战斗的象征,更是力量与美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向往。
首句“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直接引入主题,强调了江都王的画技超凡。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将军曹霸与先帝的描绘,展示了历史的厚重感,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深度。特别是“轻纨细绮相追飞”一句,生动地表现出马的轻盈与优雅,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诗中还提到“昔日太宗拳毛騧”,将历史人物与马的形象结合,赋予马更多的文化内涵。杜甫对马的细致描绘,不仅是在欣赏艺术,更是对强者的敬仰与对历史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深邃,结构紧凑,以马为媒介,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艺术、英雄的多重思考,形成了强烈的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美感。
(其余句子继续逐句解析)
诗歌通过对将军画马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对艺术的热爱,反映了他在动荡年代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杜甫的《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主要赞美的是谁的画技?
A. 李白
B. 江都王
C. 曹霸
诗中提到的“乘黄”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马
B. 一种马术
C. 一种马鞍
诗中哪句描绘了马的轻盈与优雅?
A. “轻纨细绮相追飞”
B. “霜蹄蹴踏长楸间”
C. “龙池十日飞霹雳”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杜甫的诗更注重对人事的感慨与历史的反思;李白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