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水画

《山水画》

时间: 2025-05-07 17:04:52

诗句

树合泉头围绿阴,屋横涧上结黄茅。

日长来此消闲兴,一局楸棋对手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4:52

原文展示:

树合泉头围绿阴,屋横涧上结黄茅。
日长来此消闲兴,一局楸棋对手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水景致:树木在泉水边交错生长,形成了浓密的绿荫;房屋横亘在溪流之上,屋前生长着黄茅草。随着日长时光的流逝,诗人来到这里消磨闲暇时光,独自一人与对弈的棋手在对弈之中,棋子落下的声音清脆悦耳。

注释:

  • 树合泉头:指树木在泉水旁聚合,形成荫凉。
  • 围绿阴:形容树木茂盛,遮蔽了阳光,形成阴凉的环境。
  • 屋横涧上:形容房屋横跨在溪涧之上。
  • 结黄茅:指房屋周围长满了黄色的茅草。
  • 日长:指白天时间长,暗示了夏季的时节。
  • 消闲兴:消磨闲暇的兴致,享受悠闲的生活。
  • 楸棋:指一种棋类游戏,这里借指下棋。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人通过山水的描写,反映了隐居生活的理想,表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这种情怀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广为流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其艺术风格兼具传统与创新,尤其擅长山水和人物画。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创作背景:

《山水画》创作于唐寅晚年,正值他对仕途失望,选择隐居山水之间,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诗作中表现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唐寅的《山水画》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隐逸生活的诗作,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个宁静而优美的山水画卷。诗的首句“树合泉头围绿阴”描绘了清泉边郁郁葱葱的树木,给人一种凉爽、清新的感觉,犹如自然的庇护所。次句“屋横涧上结黄茅”则将人居环境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状态。后两句“日长来此消闲兴,一局楸棋对手敲”则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热爱,描述了他在这清幽环境中下棋的情景,棋子落下的声音,似乎在与自然对话,传达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树合泉头围绿阴:树木聚合在泉水边,形成浓密的绿荫,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 屋横涧上结黄茅:房屋横亘在溪流之上,周围生长着黄茅草,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居住环境。
  • 日长来此消闲兴:随着日子的变长,诗人常常来到这里,享受悠闲的生活。
  • 一局楸棋对手敲:与朋友下棋,棋子的敲击声清脆悦耳,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画,给人以美的享受。
  • 对仗:如“树合泉头,屋横涧上”,展现了工整的对称美。
  • 拟人:棋子的声音似乎在与自然交流,增强了诗意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珍视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和生机,代表自然的蓬勃。
  • :象征清净和灵动,代表自然的活力。
  • 黄茅:象征自然的朴素与宁静。
  • :象征智慧与思考,代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树合泉头”中“树”与“泉”分别象征什么? a) 生命与静谧
    b) 动与静
    c) 高与低
    答案:a

  2. 诗人在何处消磨闲暇时间? a) 山顶
    b) 河边
    c) 泉边
    答案:c

  3. 该诗的情感基调如何? a) 忧伤
    b) 轻松愉快
    c) 愤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的诗作。
  • 李白《庐山谣》: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唐寅《山水画》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唐寅更强调闲适的生活状态,而王维则更多体现了对自然的哲思与感悟。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唐寅研究》
  2. 《中国古代山水诗解析》
  3. 《唐寅与明代文学》

相关查询

回旧山 杪春寄友人 贫女 外戚世家序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信陵君窃符救赵 五帝本纪赞 项羽本纪赞 滑稽列传 赠别姚燮诗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穽的词语有哪些 卜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九霄云外 斗字旁的字 东山之志 别府 包含逢的成语 外层空间 双修福慧 持盈守成 燕翼诒孙 可扑扑 人轮子 骇目振心 母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包含状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