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5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56:12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在阳光斜照之下,愁绪如潮水般涌来,我用马鞭指向东方,仿佛要奔向遥远的天涯。不过,落下的花瓣并不是无情的物品,它们化作春天的泥土,更能滋养花朵。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提到的“落红”常被解读为对花瓣的隐喻,意味着即使看似失去的事物也有其价值。这里可以联系到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花落”意象,表达生命的循环与变迁。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逸晴,号佩弦,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知名于其激昂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政治动荡,尤其是道光年间的政治压迫。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己亥年(1839年),正值鸦片战争前夕,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心中充满忧虑与不安。诗中既有个人的离愁,也映射出社会的苦难,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
《己亥杂诗·其五》是龚自珍在离别时的感慨之作,透过“浩荡离愁”这句,诗人将愁苦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阳光的斜照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时间流逝的象征,暗示着离别即将来临。作者的吟鞭指向天涯,表现出一种不舍与期盼,似乎在迫切地想要寻求新的希望和方向。
而后两句则通过对落红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循环与延续。落红并不是简单的凋谢,而是转化为春泥,滋养着新生的花朵,这里有着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珍惜。诗中通过自然的变化,表达了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以及在离别中的坚韧和希望。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与对未来的渴望,是清代诗歌中一篇颇具代表性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感慨与对生命循环的理解,表达了即使在失去中也能找到希望的美好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浩荡离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别的愁苦
C. 感恩
诗中提到的“落红”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失去的爱情
B. 生命的循环与希望
C. 自然的美丽
“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天涯”指的是什么?
A. 远方的地方
B. 家乡
C. 未知的未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