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3:20
入若耶溪
崔颢 〔唐代〕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轻快的小舟行驶得多么快,已然抵达了云林的境地。
在这里我坐在船上,四周是鱼和鸟,船摇晃着映照着山水的倒影。
岩石中传出回声,溪水里说话声愈加宁静。
一切都让人感到幽静,我停下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特别的典故,但“云林”意象常用于描绘自然美景,反映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崔颢(704年-754年),唐代著名诗人,字颢,号白云,山西人。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脱俗,是“王李杜白”之外的另一位代表诗人。
创作背景: 《入若耶溪》是崔颢在游览若耶溪时所作,若耶溪位于今陕西省,风景如画,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吟咏。诗中的情景描写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从中获得的心灵宁静。
《入若耶溪》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表现了诗人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诗的开头用“轻舟去何疾”揭示了舟行的轻快,给人一种迅速而轻松的感觉。这种轻快的感觉与后面的“已到云林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舟行带领人们穿越时空,进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境地。
接下来的“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描绘了诗人坐在船上,四周被自然所环绕的情景。这里的“鱼鸟”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动摇山水影”则展现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山水的倒影,给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
进一步的“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氛围感。岩石的回声与溪水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环境的幽静与诗人内心的安宁。
最后一句“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诗人停下划桨,沉浸在眼前的美丽景色中,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归属与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若耶溪的自然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入若耶溪》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云林境”指的是什么样的地方?
诗中“动摇山水影”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崔颢的诗更注重舟行的动态与自然的宁静,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