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咏一百首·王蠋

《杂咏一百首·王蠋》

时间: 2025-05-04 01:35:26

诗句

稷下空多士,谁为国重轻。

列城七十二,死者一书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5:26

原文展示

稷下空多士,谁为国重轻。
列城七十二,死者一书生。

白话文翻译

在稷下学宫中士人众多,但谁能真正为国家的重任所用呢?纵然有七十二座城池,却死去的不过是一个书生而已。

注释

  • 稷下:指的是稷下学宫,古代著名的学术中心,士人聚集之地。
  • :古代指的是读书人或有学问的人。
  • 国重轻:指的是国家的重任、轻负,强调士人对国家的贡献。
  • 列城七十二:指的是古代有名的城池,象征繁华和文明。
  • 死者一书生:比喻为国家殉职的读书人,反映出书生的悲惨命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廷翰,号东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词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和沉郁见长。其作品常富有哲理性,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批判。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在此情境下,感受到士人的无奈与悲哀,借助对比表达对国家人才浪费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士人对国家的贡献与社会的冷漠之间的矛盾。开头“稷下空多士”一句,直指士人多而无用,反映出诗人对当时士人境遇的失望与愤慨。尔后“谁为国重轻”则引发思考,真正能担当重任的有多少?接下来的“列城七十二”描绘出古代繁华的景象,但最后“死者一书生”又将这种繁华与士人的牺牲进行对比,呈现出士人悲惨的命运。诗人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批判,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稷下空多士:表达出稷下学宫虽然有很多士人,但却没有真正的实用之才,暗示士人的无能和无用。
  • 谁为国重轻:反问句式,强调在国家需要人才的时刻,真正能担负重任的人有多少。
  • 列城七十二:用具体的数字描绘出国家的繁荣,象征着文明和发展的希望。
  • 死者一书生:结尾的沉痛对比,反映出在国家动荡中,书生的死去是多么的无奈和悲哀,令人痛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多士”与“死者一书生”的对比,突显出士人在国家危机时的无力感。
  • 反问: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力度和思考深度,激起读者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士人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人才浪费的惋惜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反映出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对士人命运的关怀。

意象分析

  • 稷下:象征学术与士人的聚集,历史悠久却又空虚的理想空间。
  • 七十二城:代表繁华与希望,但同时也成了士人牺牲的背景。
  • 书生: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书生的死去暗示着知识分子的无奈与悲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稷下空多士”中“空”的意思是? a) 有
    b) 无
    c) 忙
    d) 空旷

  2. 诗中提到的“七十二城”象征的是? a) 繁荣
    b) 贫穷
    c) 战乱
    d) 无知

  3. “死者一书生”中“书生”指的是? a) 农民
    b) 士人
    c) 商人
    d) 将军

答案

  1. b) 无
  2. a) 繁荣
  3. b) 士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绘了士人的孤独与无奈。
  • 《春望》:杜甫的《春望》,反映了战乱中士人的痛苦。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士人境遇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而刘克庄则显得更加沉郁,揭示了士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哀。

参考资料

  • 《刘克庄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燕京杂诗 其四 燕京杂诗 其三 燕京杂诗 其二 宁远 僧持黄夫子书来盗投诸水 赠祖心上人 酬葛元士 同弱翁登华盖山资福寺 寄泾上黄心甫 紫阳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琼枝班 王字旁的字 抓挠 贫不失志 举子 设佩 龝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寸长尺技 暗箭伤人 包含沂的词语有哪些 巳字旁的字 不食马肝 鼎字旁的字 至大至刚 狂涛巨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