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4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49:45
定风波·昨夜山公倒载归
辛弃疾 〔宋代〕
昨夜山公倒载归。
儿童应笑醉如泥。
试与扶头浑未醒。
休问。
梦魂犹在葛家溪。
千古醉乡来往路。
知处。
温柔东畔白云西。
起向绿窗高处看。
题遍。
刘伶元自有贤妻。
昨夜山公醉得不省人事地回来了。
孩子们应该在一旁笑得像泥一样醉。
试着扶起他的头,似乎他还未醒悟。
别去询问,
他的梦魂还在葛家溪那边。
千古以来的醉乡来往之路,
你知道吗?
温柔的白云在东边轻柔地飘荡,
抬头向高处的绿窗看去,
我题写的诗句已经遍布。
刘伶本就有一位贤良的妻子。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和将领。他的词风豪放而清丽,既有豪情壮志,又有细腻情感,尤其擅长表现个人情怀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际。他的词中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这首《定风波》反映了他对饮酒诗酒、洒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定风波·昨夜山公倒载归》是一首描写醉酒后的闲适与哲理的词作。词中以“昨夜山公倒载归”开篇,直接引入一个醉态可掬的画面,展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紧接着“儿童应笑醉如泥”,通过孩子的笑声,反衬出醉酒的欢愉与无忧无虑。
词的中间部分,“试与扶头浑未醒”,表现出对醉酒者的关怀与无奈,同时“梦魂犹在葛家溪”则引发读者思考,醉酒不仅是身体的状态,更是一种精神的归宿。葛家溪作为历史上著名的饮酒之地,象征着酒文化的深厚底蕴。
后半部分“千古醉乡来往路”,引入了对历史的反思,显示出辛弃疾对古今交汇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最后提到“刘伶元自有贤妻”,将个人的放荡不羁与家庭的温馨对比,暗示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整首词用轻松的笔调描绘了醉酒后的状态,同时又渗透出对人生、理想、家庭关系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生活情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饮酒与人生的关系展开,展现了欢愉与思考的交织,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温暖的珍视,反映出辛弃疾的洒脱与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山公”指的是什么状态?
“梦魂犹在葛家溪”中“葛家溪”象征什么?
“儿童应笑醉如泥”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辛弃疾的词风和宋代文学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