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0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02:38
老病不眠知夜寒,晨兴薄冰满庭前。
枯榆老柳变精妍,细稍如苗粗如椽。
风敲碎玉落纷然,冰裹槲叶谁雕镌。
邻家父老呼东垣,欲沽官酒囊无钱。
我亦强起试一观,树稼不见今十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年老多病而失眠,深夜感受到寒冷的情景。清晨起床后,发现庭前的薄冰覆盖了一地。枯萎的榆树和柳树在冬季中却显得生机勃勃,细小的枝条如同新苗,粗大的则像大椽子。风吹动着冰面,仿佛将碎玉洒落一地,冰冻的槲叶上无人雕刻。邻居的老人呼喊着要去东边的市场,想买酒却囊中羞涩。我也勉强起身,想要看一看,发现这十年来的树木农作物都没有变化。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是苏东坡的弟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辙晚年,反映了他因年老体弱而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周围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诗中既有对寒冬的描绘,也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深思。
苏辙的《木冰》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自我感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慨。全诗从“老病不眠知夜寒”开篇,直接点出诗人因为年老多病而失眠,夜晚的寒冷映照出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同时,晨起后“薄冰满庭前”的景象为这份孤独增添了几分冷冽的色彩。
接着,诗人观察到“枯榆老柳变精妍”,在冬季的寒冷中,枯木竟然也能显得生机盎然,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也隐喻着生命中的希望与美。此后“风敲碎玉落纷然”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动感,仿佛在描绘一幅冰雪纷飞的画卷。
最后,邻里的呼喊与诗人的自问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树稼不见今十年”一句更是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迁,带有一丝惆怅与无奈。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流逝和自我处境的深刻思考,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冬日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时间流逝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同时也对生命之美与希望的颂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薄冰”指的是什么?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失眠?
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发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苏辙的诗歌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