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木冰

《木冰》

时间: 2025-05-03 15:02:38

诗句

老病不眠知夜寒,晨兴薄冰满庭前。

枯榆老柳变精妍,细稍如苗粗如椽。

风敲碎玉落纷然,冰裹槲叶谁雕镌。

邻家父老呼东垣,欲沽官酒囊无钱。

我亦强起试一观,树稼不见今十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02:38

原文展示:

老病不眠知夜寒,晨兴薄冰满庭前。
枯榆老柳变精妍,细稍如苗粗如椽。
风敲碎玉落纷然,冰裹槲叶谁雕镌。
邻家父老呼东垣,欲沽官酒囊无钱。
我亦强起试一观,树稼不见今十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年老多病而失眠,深夜感受到寒冷的情景。清晨起床后,发现庭前的薄冰覆盖了一地。枯萎的榆树和柳树在冬季中却显得生机勃勃,细小的枝条如同新苗,粗大的则像大椽子。风吹动着冰面,仿佛将碎玉洒落一地,冰冻的槲叶上无人雕刻。邻居的老人呼喊着要去东边的市场,想买酒却囊中羞涩。我也勉强起身,想要看一看,发现这十年来的树木农作物都没有变化。


注释:

  • 老病:年老体弱,指作者的身体状况。
  • 薄冰:冰层薄,暗示天气寒冷。
  • 枯榆老柳:形容冬天的景象,枯萎的树木却在寒冬中显现出新的美感。
  • 精妍:形容景物清新美丽。
  • 细稍:细小的树枝。
  • 粗如椽:比喻树枝粗壮。
  • 槲叶:槲树的叶子,常用于制作冬季的装饰。
  • 官酒:指的是由官府贩卖的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是苏东坡的弟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辙晚年,反映了他因年老体弱而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周围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诗中既有对寒冬的描绘,也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深思。


诗歌鉴赏:

苏辙的《木冰》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自我感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慨。全诗从“老病不眠知夜寒”开篇,直接点出诗人因为年老多病而失眠,夜晚的寒冷映照出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同时,晨起后“薄冰满庭前”的景象为这份孤独增添了几分冷冽的色彩。

接着,诗人观察到“枯榆老柳变精妍”,在冬季的寒冷中,枯木竟然也能显得生机盎然,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也隐喻着生命中的希望与美。此后“风敲碎玉落纷然”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动感,仿佛在描绘一幅冰雪纷飞的画卷。

最后,邻里的呼喊与诗人的自问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树稼不见今十年”一句更是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迁,带有一丝惆怅与无奈。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流逝和自我处境的深刻思考,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病不眠知夜寒”:年老多病,晚上无法入睡,深知寒冷的夜晚来临。
  2. “晨兴薄冰满庭前”:清晨起床时,发现庭院中尽是薄冰。
  3. “枯榆老柳变精妍”:枯萎的榆树和柳树在寒冬中也显得充满生机。
  4. “细稍如苗粗如椽”:细小的树枝像新苗一样,粗大的则如椽子般强壮。
  5. “风敲碎玉落纷然”:风吹动冰面,碎冰如玉般洒落四处。
  6. “冰裹槲叶谁雕镌”:冰封的槲叶上没有人去雕刻,显得冷清。
  7. “邻家父老呼东垣”:邻居的老人们呼喊着去东边的市场。
  8. “欲沽官酒囊无钱”:他们想买官府卖的酒,却囊中羞涩。
  9. “我亦强起试一观”:我也勉强起身想要看看周围的景象。
  10. “树稼不见今十年”:发现这十年来树木与农作物没有变化,生机乏善可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细稍如苗粗如椽”,用比喻强化了树枝的形象。
  • 拟人:风“敲碎玉”,使自然现象生动化。
  • 对仗:如“枯榆老柳”,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冬日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时间流逝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同时也对生命之美与希望的颂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薄冰:象征寒冷与孤独,暗示生命的脆弱。
  • 枯榆老柳:代表生命的坚韧与不屈,尽管经历寒冬依旧展现出美。
  • 槲叶:象征生命的静谧与等待,冰封的叶子暗示着生命的停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薄冰”指的是什么?

    • A. 冷水
    • B. 冰层
    • C. 冰雪
  2.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失眠?

    • A. 悲伤
    • B. 寒冷
    • C. 饥饿
  3. 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发现了什么?

    • A. 新的树木
    • B. 变化的农作物
    • C. 没有变化的树木与农作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辙的《木冰》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反映诗人的内心感受,但苏辙更多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王维则更加注重对自然宁静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辙诗文集》
  • 《宋代诗词选》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苏辙的诗歌及其时代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安住寺松声 留别虎丘简上人 和郭麾霆长教三中 其二 韩信城 至通州 其二 露华 蒙山茶为汉僧吴理真手植 西津沈方伯屡和至十八首未已再叠二首为答 其二 塞上曲寄少司马苏允吉 其三 送刘 清夜吟用韵书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积瘕 单耳刀的字 业字旁的字 如数家珍 包含秫的词语有哪些 祁寒酷暑 包含冬的词语有哪些 刊削 豸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一掊土 拣别 解衣盘磅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牛溲马渤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屏声敛息 一风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