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2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29:45
临江仙
作者: 邹浩 〔宋代〕
有个头陀修苦行,头上头发毿毿。
身披一副醦裙衫,紧缠双脚,苦苦要游南。
闻说度牒朝夕到,并除颔下髭髯。
钵中无粥住无庵,摩登伽处,只恐却重参。
有位和尚在修行,头发蓬乱。
他身穿一件粗糙的衣服,双脚被紧紧缠绕,苦苦想去南方游历。
听说他每天都在期待度化的时刻,已经剃去了下巴的胡须。
他的钵中没有粥饭,住的地方也没有寺庙,摩登伽的地方,只怕再次走入苦修的境地。
作者介绍: 邹浩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浙东,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常反映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佛教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诗中描绘的和尚形象,反映了当时僧侣艰苦修行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对宗教修行的思考。
《临江仙》通过描绘一位和尚的苦行,展现了对修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用“头陀修苦行”引入,生动地描绘了和尚的形象,头发蓬乱,衣衫褴褛,象征着他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接着,通过“紧缠双脚,苦苦要游南”描绘和尚的艰辛与执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中提到的“闻说度牒朝夕到”,表现了和尚对解脱的渴望,而“并除颔下髭髯”则暗示他已经为修行付出了代价,去除了个人的世俗象征。最后两句“钵中无粥住无庵,摩登伽处,只恐却重参”则表达了他对生存困境的无奈,以及对再度回归苦修的恐惧。这一切都让读者感受到修行者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宋代修行者的艰辛与执着,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和尚的修行生活,探讨了对人生命意义的思考,表现了对解脱与超脱的追求,反映了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和尚的头发形状是怎样的?
A. 整齐 B. 蓬乱 C. 剃光 D. 编辫
诗中提到和尚的钵中有什么?
A. 粥 B. 水 C. 食物 D. 无
“摩登伽处”代表什么?
A. 生活的地方 B. 佛教圣地 C. 修行的地方 D. 城市
答案: 1. B 2. D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王维的诗同样展现了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但其表达方式更为细腻,意境更为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