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1:14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东城高而且长,蜿蜒曲折相连。
微风吹起大地,秋草已渐渐绿了。
四季不断变化,岁末来得真快!
清晨的风带着忧伤,蟋蟀在窘迫中鸣叫。
荡涤心中的情志,何必强行结束?
燕赵一带有许多美人,美丽的如同玉石。
她们身着华丽的衣裳,站在门前理清乐曲。
声音何其悲伤!琴弦紧绷如柱子般急促。
我整理着巾带,沉吟着徘徊不前。
我希望成为双飞的燕子,衔泥为你筑巢。
本诗的作者为佚名,属于两汉时期。该时期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描写为主。
此诗创作于汉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常以诗歌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意象与情感反映了汉代人对时间流逝和爱情的思考。
《东城高且长》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古诗。诗的开头以“东城高且长”描绘出一幅高耸的城市风貌,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渺小。接着,诗人通过“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描绘了秋季的景象,寓意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在这幅画面中,诗人不仅观察到了外界的变化,还感受到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晨风带来的不仅是自然的冷清,更是诗人内心的苦涩。蟋蟀的鸣叫象征着孤独和无奈,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力。而“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则带来了转折,诗人开始回忆起美好的事物,仿佛在这些美人身上找到了慰藉。
然而,随之而来的“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又将诗人的情感拉回到悲伤与无奈之中,音乐的悲伤与紧迫感使他更加感受到内心的惶恐与不安。最后,诗人的希望在于能像“双飞燕”一样,自由自在,筑巢于心爱之人的身边。这一愿望不仅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也反映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引入,逐步深入到个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汉代诗人对人生、爱情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城市高大而漫长,形成了一种蜿蜒的景象,暗示着人生道路的曲折。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风吹动大地,秋天的草地依然郁郁葱葱,时光的流逝与生机并存。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四季的变化无常,岁末的到来令人感慨时间的飞逝。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清晨的风带来忧愁,蟋蟀的鸣叫表现出孤独与窘迫。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心中情感难以释放,为什么要强迫自己结束这些情绪?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提到燕赵之地美女如云,美丽如同玉石,展现出诗人的向往与赞美。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她们穿着华丽的衣服,站在门前,专心理顺乐曲,传达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音乐的悲伤让人感到紧迫,琴弦的急促暗示着内心的焦虑。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整理衣带,沉思徘徊,表现出对情感的迷茫与不安。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希望能像双飞的燕子,衔泥为你筑巢,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渴望,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选择题
诗中“回风动地起”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秋天的凉意
B. 时间的流逝
C. 大自然的变化
诗中的“蟋蟀”象征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爱情
填空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