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1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4:22
枝头鸟鸣。梁间燕声。一般都是闲情。动愁怀怎生。茶烟细萦。窗纱半扃。昼长清兴堪乘。谱新词谩成。
树枝上鸟儿欢快地鸣叫,屋梁间燕子轻声啁啾,似乎都是一些悠闲的情趣。然而,心中烦恼又该如何解脱呢?茶烟轻轻缭绕,窗纱半掩,白昼漫长,清幽的情思正好倾诉,随意谱写一些新词。
周贻繁(约1640年-约1710年),清代诗人,生活在明清交替之际。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周贻繁在诗歌创作中追求真实与自由,表达出对世事的感慨与思考。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反映出个人的生活状态与时代环境的关系。诗中蕴含的闲适与忧愁,正是时代背景下人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醉太平 偶成》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便以鸟鸣和燕声描绘出一幅春日的图景,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美。然而,随着“动愁怀怎生”一句的出现,诗人将这种闲适的氛围与内心的烦恼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人们在美好环境中依然无法摆脱的忧愁。
接下来的“茶烟细萦”和“窗纱半扃”,则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忧郁的氛围。诗人似乎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思绪万千,心中涌动着清新的情感。同时,诗的最后一句“谱新词谩成”,更是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渴望与自由的态度,虽然生活中有烦恼,但他仍然愿意以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韵味,意象的运用尤为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通过将闲情与愁怀结合,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复杂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烦恼的反思。诗人在闲适与愁苦之间徘徊,最终选择用诗歌来抒发情感,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对美好与忧愁的共存。
诗中描绘的声音有哪些?
诗人如何表达内心的烦恼?
“谱新词谩成”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醉太平 偶成》在主题上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将进酒》则强调豪情与对人生的畅饮。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