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1:29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在明亮的月光照耀下,黄河的夜晚显得特别寒冷,沙粒在风中飞舞,像是在战场上般激烈。河水奔流而下,声响震耳欲聋,平坦的原野延伸至天际。来自吴地和会稽的书信难以送达,通往燕台的路途又是如此漫长。年轻的男子多是漂泊在外,已无法判断这里是否是自己的故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流芳,明代诗人,字子骏,号松溪。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黄河夜泊》写于诗人旅途之中,表达了他在黄河边夜晚的孤独感受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离散。
《黄河夜泊》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通过描绘月夜黄河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头的“明月黄河夜”,既营造了宁静的氛围,又暗示了诗人在夜晚的寂寞。接下来的“寒沙似战场”,用“战场”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悲凉和哀伤,仿佛在诉说着心灵的挣扎。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两句,描绘了黄河水流的急促与声音的响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暗示着人生的奔波与不安。“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离,朋友之间的书信难以传递,象征着无奈的思乡心情。最后一句“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更加突显了漂泊者在外的无奈与孤独,诗人对故乡的渴望与对人生境遇的思索交织在一起,令人感触颇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情感基调沉郁,表达了一个漂泊者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思乡之情深厚,呈现出一种对故乡的强烈渴望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寒沙似战场”用来比喻什么?
A. 沙土的冷清
B. 战争的激烈
C. 诗人的孤独
“吴会书难达”说明了诗人对故乡的什么?
A. 思念
B. 失望
C. 愤怒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他乡的热爱
B. 对故乡的渴望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流芳的《黄河夜泊》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李流芳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王维则在送别中融入了对友人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