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八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八》

时间: 2025-04-29 11:17:19

诗句

琵琶心事曲中论,曾笑明妃负汉恩。

明日天山山下路,不须回首望都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17:19

原文展示:

琵琶心事曲中论,曾笑明妃负汉恩。明日天山山下路,不须回首望都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琵琶的心事,在曲中娓娓道来,曾经笑谈明妃贻误了汉朝的恩情。明天我将要走下天山,不必回头再望都城的门。

注释:

  • 琵琶心事:指琵琶所表达的情感和故事。
  • 明妃:指王嫱,即王异,汉元帝的妃子,因贻误汉朝的国事而受到指责。
  • 汉恩:指汉朝对明妃的恩宠。
  • 天山:指位于新疆的天山,象征着遥远的旅途。
  • 都门:指都城的城门,暗示对故乡的眷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字德舆,号吁天,金朝末年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以清新婉约见长,擅长抒情,尤其是在词和诗的结合方面颇有造诣。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元好问的晚年,可能受到个人生活经历和历史变迁的影响,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决断。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琵琶这一乐器,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和对往事的回忆。诗中提到的“明妃”代表了对历史的反思与批评,暗含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无奈与感叹。作者用“明日天山山下路”描绘了即将启程的情景,给人一种即将踏上远行的决绝感,似乎在告别过往的浮华与纷扰。最后一句“不须回首望都门”更是道出了内心的坚定,虽然对故乡有所眷恋,但却选择向前看,象征着一种放下与解脱。整首诗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琵琶心事曲中论:在琵琶的曲中,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心事。
    • 曾笑明妃负汉恩:曾经嘲笑明妃因个人情感而辜负了国家的恩德。
    • 明日天山山下路:明天我将踏上天山山脚的路,预示着出发的时刻。
    • 不须回首望都门:不必回头再看那都城的大门,表达了对故乡的决然告别。
  • 修辞手法

    • 比喻:琵琶心事为情感的象征,曲调代表历史的回响。
    • 对仗:如“明日”与“不须”,形成了时间和情感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引入,反映出对个人命运与历史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积极态度和对过去的释然。

意象分析:

  • 琵琶:象征着情感与艺术,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感受。
  • 明妃:历史的象征,反映出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
  • 天山:象征着旅途与未来的方向,给予人一种远行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琵琶心事”主要指代什么?

    • A. 琵琶的音色
    • B. 琵琶所表达的情感
    • C. 琵琶的历史
    • D. 琵琶的制作
  2. 明妃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美丽
    • B. 个人情感与国家责任的冲突
    • C. 权力
    • D. 富贵
  3. “不须回首望都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留恋
    • B. 绝望
    • C. 释然与决绝
    • D. 忧伤

答案: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元好问的作品与李白的《将进酒》,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多的是豪放与奔放,元好问则更显细腻与沉思。

参考资料:

  • 《金朝诗人元好问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宁乐(铜人捧露盘引) 感庭枣 寄兴化黄主簿杞 雨晴郊寓目 罢官有期怀寄历阳朋好 舣舟广津门外作 送王西枢出镇郑圃八首之七 京居感兴五首 潘豳老以长篇求假吾书以副本送之 水调歌头 台城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夫的成语 印刷 齐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俄景 被山带河 三鼓气竭 三点水的字 远走高飞 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弛驭 讲购 建之底的字 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众散亲离 著书立言 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