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雪香亭杂咏

《雪香亭杂咏》

时间: 2025-05-07 23:34:21

诗句

落日青山一片愁,大河东注不还流。

若为长得熙春在,时上高层望宋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4:21

原文展示:

落日青山一片愁,大河东注不还流。若为长得熙春在,时上高层望宋州。

白话文翻译:

落日映照在青山上,愁绪弥漫在心头;大河奔流向东,似乎再也不会回头。如果能够长久地拥有这温暖的春天,便会时常登上高楼眺望宋州。

注释:

  • 落日:夕阳,指太阳西沉。
  • 青山:绿色的山,象征自然之美与宁静。
  • :忧愁、忧虑,表达诗人的情感状态。
  • 大河东注:大河向东流去,表明时间和生命的无情流逝。
  • 熙春:温暖的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高层:高处,通常指楼阁或高山。
  • 宋州:指宋代的首都汴京,象征繁华与历史。

典故解析:

“长得熙春”暗含对春天的渴望,春天常被视为希望和生机的象征。提到“宋州”,可能是对当时政治、文化中心的向往,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字履善,号“天池”。他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学者,擅长诗词和散文。元好问的诗风多以清新、自然著称,情感真挚,常常借景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相互交织的复杂心情。

诗歌鉴赏:

《雪香亭杂咏》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篇以“落日青山”引入,落日的余晖映照着青山,既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接着,诗人提到“大河东注不还流”,用河流的无情流逝,象征时间的飞逝与生命的无常,令人感到无奈和惆怅。

然而,诗人在最后转向对未来的向往,表达了对“熙春”的渴望,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希望。高层的视角不仅是对空间的描绘,也象征着一种追求和理想的高度。整首诗在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之间找到了平衡,兼具了情感的深度与自然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落日青山一片愁”:落日映照青山,愁绪弥漫。落日的意象与青山的宁静形成对比,传达出诗人心中的忧虑。
  • 第二联:“大河东注不还流”:大河向东流去,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第三联:“若为长得熙春在”:如果能够长时间享受温暖的春天,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第四联:“时上高层望宋州”:时常登高望远,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日与愁绪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
  • 对仗:诗的结构对称,使得语言更为工整。
  • 象征:青山、大河、春天都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感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意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出对未来的思考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象征生命的结束与时间的流逝。
  • 青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持久。
  • 大河:象征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逆转。
  • 熙春:象征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落日青山一片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愤怒
  2. “大河东注不还流”中的“大河”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时间 C. 友情
  3. “熙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冬天 B. 生机与希望 C. 生命的终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运用了自然景物描绘,但更强调壮丽的视野与豪情,情感上更为激昂。
  • 李白的《将进酒》则通过对酒的畅饮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态度,情感基调更加奔放。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文集》
  • 《元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立春 送检法赵奉议 庚辰三月上旬登白门闲望 次韵敬酬元弼三兄 规禅停云斋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 陶朱公庙 胡士彦挽词二首 湖上晚归寄诗友 其一 次韵苏公谒告三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低心下意 知天知地 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日以继夜 厄字旁的字 拣佛烧香 广字头的字 跋来报往 包含撇的词语有哪些 音字旁的字 和乐且孺 艮字旁的字 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掘地寻天 鼻字旁的字 谬汉 酒算 融液贯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