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0:5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0:59:58
满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韵) 辛弃疾
倾国无媒,入宫见妒,古来颦损蛾眉。
看公如月,光彩众星稀。
袖手高山流水,听群蛙鼓吹荒池。
文章手,直须补衮,藻火粲宗彝。
痴儿。公事了,吴蚕缠绕,自吐余丝。
幸一枝粗稳,三径新治。
且约湖边风月,功名事欲使谁知。
都休问,英雄千古,荒草没残碑。
倾国的美人没有媒人,入宫后受到嫉妒,古往今来的美人都因愁苦而皱眉。
你像明月一样,光彩照耀却星辰稀少。
我袖手于高山流水旁,听群蛙在荒池中鼓噪伴奏。
文采出众,正应该补上那件华美的衣裳,装饰火焰明亮的宗庙。
愚痴的孩子,公事了结后,吴蚕缠绕,纷纷吐出余丝。
幸好有一枝粗壮的树木,三条小径重新修整。
不如约在湖边享受风月,功名利禄又有谁能知晓。
都不必去问,英雄千古,荒草覆盖了残碑。
作者介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与李清照并称。辛弃疾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曾参与抗金斗争,对国家前途充满忧虑。他的作品多表达爱国情怀与个人情感,风格豪放而细腻。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辛弃疾的晚年,深受个人经历与当时社会政治的影响。作品中透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反思与对历史的感慨。
《满庭芳》是辛弃疾在和洪丞相景伯韵时所作的一首词,字句中流露出诗人对美人、友情与功名的深刻思考。开篇描绘了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因嫉妒而孤独,紧接着以“看公如月”引出对美的赞美,但又感到这种美好如星辰般稀少,突显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感。
接下来,诗人通过山水意象表达了自己对高洁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他在纷繁世事中的淡泊与从容。特别是“袖手高山流水”的意象,象征着他宁愿与自然为伴,不愿卷入权谋之中。最后,诗人提到功名与历史,感叹英雄千古,最终却难以逃脱“荒草没残碑”的命运,暗示英雄最终也会被历史遗忘。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可以说,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历史、社会的深邃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展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个诗人的深刻见解与人生哲学。
诗词测试:
“倾国无媒”中“倾国”指什么?
A. 倾倒国家
B. 美丽的女子
C. 统治国家
答案:B
诗中“高山流水”象征什么?
A. 权力斗争
B. 知音与友谊
C. 生活的苦恼
答案:B
“功名事欲使谁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渴望名利
B. 追求功名
C. 对功名的淡然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