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元规见勉

《和元规见勉》

时间: 2025-05-05 22:58:27

诗句

观君词语中,具引先贤事。

了然道在兹,不行而善至。

君今真至矣,奏乐求真知。

一言见吾子,固难尽於辞。

知君贯老庄,亹亹蹈大荒。

剧谈玄中玄,豁落无边旁。

有学必有待,不与诸魔对。

涉景若与知,何尝讶谲怪。

疑论涣已释,则信为善士。

主善以为师,天真从可致。

人间犹论分,仙事宜任运。

有命终出伦,盍死即待尽。

大道非罔象,明明万物上。

使我一闻知,应是快神爽。

休更论浅深,斯言尽诚心。

时哉且落魄,此语吾所钦。

傍听亦笑嗤,不责於仁慈。

所幸异流俗,事物中思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8:27

原文展示

和元规见勉
作者: 张继先 〔宋代〕

观君词语中,具引先贤事。
了然道在兹,不行而善至。
君今真至矣,奏乐求真知。
一言见吾子,固难尽於辞。
知君贯老庄,亹亹蹈大荒。
剧谈玄中玄,豁落无边旁。
有学必有待,不与诸魔对。
涉景若与知,何尝讶谲怪。
疑论涣已释,则信为善士。
主善以为师,天真从可致。
人间犹论分,仙事宜任运。
有命终出伦,盍死即待尽。
大道非罔象,明明万物上。
使我一闻知,应是快神爽。
休更论浅深,斯言尽诚心。
时哉且落魄,此语吾所钦。
傍听亦笑嗤,不责於仁慈。
所幸异流俗,事物中思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赞赏与鼓励,诗人认为从朋友的言辞中能够引出先贤的智慧,说明道理就在于此,无需刻意追求善行。朋友的到来让人感受到真实的知识,一句话能让人感悟到深意,虽难以用言辞全然表达。诗人认为朋友了解老庄的哲学,深入探讨玄妙的道理,心中豁达,视野宽广。学习必然有其等待的过程,不必与世俗的纷争对抗。对景物的观察与理解,自然不会感到奇怪。怀疑的论调已经澄清,信任才是善良的标志。以善为师,纯真的本性就能实现。在人间仍有人讨论分界,而仙道应当顺其自然。命运终究有定数,何不安然等待。大道并无形象,万物皆在明亮之中。只要耳闻目睹,便能心神畅快。无需再论浅显与深奥,以上的言语尽是诚心。时光虽落魄,这话是我所钦佩的。旁人听了也许会笑,但我不责怪他们的仁慈。而我能幸遇不同的流派,在世事中思考哲理。

注释

  • 观君:观察你。
  • 具引:完全引述。
  • 老庄:指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和庄子。
  • 亹亹:形容心情畅快、开朗。
  • 玄中玄:形容深奥的道理。
  • 涣已释:疑虑已经消散。
  • 主善:以善良为主旨。
  • 有命终出伦:命运既然有定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先,宋代诗人,以其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道家思想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创作背景
该诗在友人元规的激励下而作,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诗中蕴含着对道家哲学的理解与感悟,体现了宋代士人的胸怀与追求。

诗歌鉴赏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意蕴深远,体现了作者张继先对道家思想的理解与推崇。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对朋友的高度认同和赞赏。诗人通过观察朋友的言辞,感受到一种先贤智慧的传承,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哲理的光辉。诗中提到的“老庄”哲学,不仅是对古代哲学家智慧的敬仰,更是对当下生活的一种反思。

诗中对“善”的强调,体现了作者对道德的追求。在经历世俗的纷扰后,仍能保持一颗纯真的心,正是诗人所推崇的境界。此外,诗中提到的“主善以为师,天真从可致”,即使在复杂的人生中,也要以善良为基准,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诗歌的最后几句,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对于旁人的评判不以为意,反而欣赏与珍视自己的思考过程,体现了作者对个体思维的尊重与自信。这种对超越世俗的追求,赋予了诗歌更深的哲学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观君词语中,具引先贤事:通过观察你的言辞,可以引出先贤的智慧。
  • 了然道在兹,不行而善至:道理显而易见,无需刻意去追求,善自然会到来。
  • 君今真至矣,奏乐求真知:你此时的到来,仿佛在奏乐,寻求真正的知识。
  • 一言见吾子,固难尽於辞:一言道出心中之事,虽然难以用言辞完全表达。
  • 知君贯老庄,亹亹蹈大荒:你对老庄的理解,心境开阔,游走于广阔的天地之间。
  • 剧谈玄中玄,豁落无边旁:深入探讨深奥的道理,心中开阔,视野无边。
  • 有学必有待,不与诸魔对:学习的过程总有等待,不必与世俗纷争。
  • 涉景若与知,何尝讶谲怪:对景物的观察与理解,自然不会感到奇怪。
  • 疑论涣已释,则信为善士:疑虑已消散,信任才是真正的善良。
  • 主善以为师,天真从可致:以善良为师,纯真的本性就能实现。
  • 人间犹论分,仙事宜任运:人间争论仍然存在,而仙道应当顺其自然。
  • 有命终出伦,盍死即待尽:命运既然有定数,为何不安然等待。
  • 大道非罔象,明明万物上:大道本无形象,万物皆在光明之中。
  • 使我一闻知,应是快神爽:只要耳闻目睹,便能心神畅快。
  • 休更论浅深,斯言尽诚心:无需再论浅显与深奥,以上言语皆是诚心。
  • 时哉且落魄,此语吾所钦:时光虽落魄,这话是我所钦佩的。
  • 傍听亦笑嗤,不责於仁慈:旁人听了也许会笑,但我不责怪他们的仁慈。
  • 所幸异流俗,事物中思惟:能幸遇不同的流派,在世事中思考哲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奏乐求真知”,将求知比作奏乐,生动形象。
  • 对仗:如“有学必有待,不与诸魔对”,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使用“君”,加强了对朋友的呼唤和重视。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真知的追求与对善良的推崇,体现了在纷扰的人间中,仍需保持内心的纯真与对道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庄:象征道家哲学的智慧与深邃。
  • :代表道德与品德的追求。
  • 万物:象征自然与宇宙的和谐。
  • 时光:象征人生的流转与无常。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体现出哲学的深度与人生的思考,给人以启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哲学家是: A) 孟子
    B) 老子
    C) 荀子

  2. 诗人认为“善”与“真知”之间的关系是: A) 相互排斥
    B) 彼此呼应
    C) 无关紧要

  3. 诗中提到“有命终出伦”是指: A) 命运是固定的
    B) 人生可以改变
    C) 不需要担心

答案

  1. B) 老子
  2. B) 彼此呼应
  3. A) 命运是固定的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老子的经典著作,探讨道与德的关系。
  • 《庄子》:通过寓言故事阐述道家哲学。

诗词对比

  • 李白的诗作:同样探讨自我与道的关系,但更显豪放与奔放。
  • 王维的诗作:注重自然与道的结合,表达宁静与和谐。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道家思想的不同解读与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 《老子与庄子哲学研究》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该诗及其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张秘丞皱玉诗 挽赵卿无垢二首 耄志十首 宿山中十首 次韵二首 闲居即事 摸鱼儿 贺新郎(郡宴和韵) 念奴娇·少时独步词场 有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兴会标举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火上添油 豆字旁的字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見字旁的字 鹤归华表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蒙被 降妖除怪 味同嚼蜡 江水不犯河水 艮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衔愤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七九 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