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1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19:32
作者: 郑燮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秋之为气,正一番风雨,一番萧瑟。
落日鸡鸣山下路,为问台城旧迹。
老蔓藏蛇,幽花贱血,坏堞零烟碧。
有人牧马,城头吹起觱篥。
当初面代牺牲,食惟菜果,恪守沙门律。
何事饿来翻掘鼠,雀卵攀巢而吸?
再曰荷荷,跏趺竟逝,得亦何妨失?
酸心硬语,英雄泪在胸臆。
秋天的气候,正是经历了一番风雨,显得萧瑟而冷清。
落日余晖中,山下的鸡鸣声和道路交错,想要询问台城的旧迹。
老藤缠绕着蛇,幽静的花朵却贱如血,破败的城墙上零星的烟雾与青碧。
有人在城头放牧,吹响了觱篥的乐声。
当初面临牺牲,饮食仅靠菜果,恪守佛教的戒律。
为何会因饥饿而翻掘老鼠的巢穴,雀卵攀上巢穴而啄食?
再说那荷花,跏趺坐着已然逝去,得到又有什么妨碍失去?
心中虽有酸苦的言语,但英雄的泪水在心底涌动。
作者介绍: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画家、诗人。他以其超凡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在诗坛上独树一帜。郑燮的作品常常透视社会现实,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念奴娇 台城》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回忆往昔,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英雄气概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念奴娇 台城》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萧瑟的情绪,表现出诗人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老蔓”、“幽花”等,传达出一种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感。在描绘秋天的风雨与冷清时,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隐含了对历史的反思。诗人以质朴的语言,搭配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令人深思。最后几句更是通过英雄泪的描绘,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坚毅,彰显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坚持与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英雄气概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坚韧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
A. 二胡
B. 笛子
C. 觱篥
D. 琵琶
诗中“老蔓藏蛇”意指:
A. 自然的美
B. 历史的隐秘
C. 人生的希望
D. 生命的繁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