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学仙者

《赠学仙者》

时间: 2025-07-31 00:40:57

诗句

微迳透重峦,茅堂竹叶冠。

方瞳映骨静,秀气逼人寒。

夜火装丹灶,晴霜醮石坛。

不须惊浅俗,轻举入云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0:40:57

原文展示

赠学仙者
—— 司马光

微迳透重峦,茅堂竹叶冠。
方瞳映骨静,秀气逼人寒。
夜火装丹灶,晴霜醮石坛。
不须惊浅俗,轻举入云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修道者的赞美,描绘了他隐居于深山的生活。小路穿过重重山峦,茅草屋顶上长满了竹叶。修道者的眼睛清澈而静谧,气质中透着一股寒意。夜晚的火光照耀着炼丹的灶台,清晨的霜露浸润了石坛。他不必在意世俗的眼光,轻松地就能飞升到云端。

注释

  • 微迳:微小的小路。
  • 重峦:层叠的山峦。
  • 茅堂:用茅草搭建的房屋。
  • 方瞳:清澈而明亮的眼睛。
  • 秀气:形容人的气质清秀、脱俗。
  • 夜火:夜晚的火光,通常指炼丹的火焰。
  • 丹灶:炼丹的灶台。
  • :祭祀或净化仪式。
  • 云端:象征高远的境界或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以其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司马光才华横溢,政治上主张稳重,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他隐居的晚年,表现了他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以及对修道者生活的赞美,反映了他对世俗的淡泊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赠学仙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高雅。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和修道者的形象,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篇的“微迳透重峦”引入了一个幽静的山林场景,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接下来的“茅堂竹叶冠”,则通过茅草屋和竹叶的搭配,进一步渲染了隐逸的氛围。

“方瞳映骨静,秀气逼人寒”,用生动的比喻传达了修道者的内在气质,这种“秀气”不仅仅是外表的清秀,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后半部分的“夜火装丹灶,晴霜醮石坛”,则描绘了修道者夜以继日地追求道理,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最后一句“不须惊浅俗,轻举入云端”,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的超然态度,强调了修道者的追求和境界。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传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高尚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微迳透重峦:描绘了崎岖小路穿过重重山峦,营造出深山幽静的场景。
  2. 茅堂竹叶冠:茅草屋顶上长满了竹叶,显示出自然与人居的和谐。
  3. 方瞳映骨静:修道者眼神清澈,内心宁静,反映出一种脱俗的气质。
  4. 秀气逼人寒:形容其气质清秀,令人感到一丝寒意,暗示其高洁的品格。
  5. 夜火装丹灶:夜晚的火光照亮炼丹的灶台,象征追求长生不老的努力。
  6. 晴霜醮石坛:清晨的霜露沾湿了石坛,营造出一种清新空灵的氛围。
  7. 不须惊浅俗:修道者不必在意世俗的眼光,表现出一种超然态度。
  8. 轻举入云端:轻松地追求高远的理想,象征着心灵的升华与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夜火装丹灶”比喻修道者的辛勤与执着。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云端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表现了诗人对高尚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修道生活的崇敬,展现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强调了超然物外的心态和追求真理的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重峦:象征着自然的壮丽,暗示修道者与自然的和谐。
  2. 茅堂:隐士的居所,象征着简单与纯粹的生活。
  3. 丹灶:代表修炼与追求,寓意着对长生和真理的渴望。
  4. 云端:高远的理想与追求,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升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微迳透重峦”中,“微迳”指的是: A. 大路
    B. 小路
    C. 河流
    D. 山脉

  2. 诗中“夜火装丹灶”表现了什么含义? A. 夜晚的美丽
    B. 追求长生的努力
    C. 烹饪美食
    D. 照明工具

  3. 诗的最后一句“不须惊浅俗”的意思是: A. 不必在意世俗的评价
    B. 要关注世俗的生活
    C. 反对世俗的观点
    D. 渴望世俗的认同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同样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的理想追求,但更偏向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浓烈;而《赠学仙者》则更强调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 《宋代诗人研究》
  • 《司马光与其时代》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上阳水窗旬宴得移字韵 天津桥东旬宴得歌字韵 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 奉和圣制初出洛城 奉和圣制送李尚书入蜀 奉和圣制次琼岳韵 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 奉和圣制温泉歌 奉和圣制瑞雪篇 彭蠡湖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麟角虎翅 趦趄却顾 包含髓的词语有哪些 喏喏连声 乛字旁的字 协比 涒滩 进贤车 无机可乘 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进退亡据 舟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日角龙颜 包含殚的成语 犬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趋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