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钟陵秋夜

《钟陵秋夜》

时间: 2025-05-07 09:58:47

诗句

洪崖岭上秋月明,野客枕底章江清。

蓬壶宫阙不可梦,一一入楼归雁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8:47

钟陵秋夜
作者:陈陶 〔唐代〕

原文展示:
洪崖岭上秋月明,
野客枕底章江清。
蓬壶宫阙不可梦,
一一入楼归雁声。

白话文翻译:
洪崖岭上,秋天的明月照耀,
野外的旅人靠着章江的水流安然入睡。
蓬壶宫阙是无法在梦中实现的,
只有那归来的大雁声声入楼而来。

注释:

  • 洪崖岭:指一种山岭地名,象征秋夜的清冷和高远。
  • 章江:古代地名,指一条河流,代表宁静的水面。
  • 蓬壶宫阙: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象征遥不可及的理想。
  • 归雁声:归来的大雁叫声,传达了思乡之情和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陶,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钟陵秋夜》写于秋季的一个夜晚,诗人在自然的静谧中感受到孤独与思考,诗中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钟陵秋夜》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来传达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首句“洪崖岭上秋月明”直接展现了秋夜的明亮和清冷,营造了一种孤独的氛围。第二句“野客枕底章江清”则描绘了诗人作为一名旅人,依靠在清澈的江水旁,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外在世界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安静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蓬壶宫阙不可梦”则引入了理想的象征,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蓬壶宫阙是人们向往的,但却是遥不可及的。最后一句“一一入楼归雁声”则通过归雁的叫声,将诗人的现实生活与思乡情感相互勾连,呼应了前面的孤独感。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理想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洪崖岭上秋月明”:描绘了秋夜明月的景象,表现出高远和清冷的意境。
  • “野客枕底章江清”:描述了诗人身处自然的安宁状态,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 “蓬壶宫阙不可梦”: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但意识到这种理想是虚幻的。
  • “一一入楼归雁声”:通过自然的声音,表达了对故乡和归属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理想比作“蓬壶宫阙”,暗示其遥不可及。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较强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与理想的遥不可及,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理想和归属感的思考,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秋月:象征清冷、孤独。
  • 野客:象征旅人,代表了诗人的身份和状态。
  • 蓬壶宫阙:象征理想与梦想,代表着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
  • 归雁声:象征思乡与归属,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钟陵秋夜》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陈陶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蓬壶宫阙”象征什么?
    A. 自然
    B. 理想生活
    C. 旅途
    D. 乡愁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宁静。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主题相似。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与《钟陵秋夜》:两首诗均通过对秋夜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而陈陶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理想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 《古诗词解析与理解》

相关查询

登快阁黄明府强使和山谷先生留题之韵 天竺访明上座 归舟已具李宪楼仓有约盗贼梗道见避乱者可怜 江州德化县漪岚堂尽得庐山之胜醉中作此呈赵 寄玉溪林逢吉六首 新年自唱自和 借韵书怀 望江南 庐山 行香子·万石崔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春光如海 乳间股脚 彑字旁的字 心灵手巧 酉字旁的字 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宣判 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有价证券 车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祠醮 雄雄 方命圮族 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花不棱登 恩有重报 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