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1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6:30
汉家征百越,落地丧貔貅。
大野朱旗没,长江赤血流。
鬼神寻覆族,宫庙变荒丘。
唯有朝台月,千年照戍楼。
汉朝征伐百越民族,结果让他们丧失了强大的力量。
大野之上,红色的旗帜已经消失,长江的水流成了鲜血。
鬼神在寻找覆灭的族人,宫庙早已变成荒凉的丘陵。
只有那明亮的月光,千年如一日,照亮着戍楼。
作者介绍:陈陶,唐代诗人,以边塞诗著称,作品常表达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反映了对历史上汉朝征伐南方民族的思考,表现了战争带来的伤痛与失落。
本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战争的惨烈和对民族命运的深刻反思。开篇“汉家征百越”直指历史事件,强调汉朝对南方民族的征服,暗示了强权的无情。接下来的“落地丧貔貅”则为整个事件增添了悲剧色彩,表现了战争对民族生存的威胁。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切,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也能体会到对历史的唏嘘。
“长江赤血流”这一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流血的景象,长江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流动的鲜血不仅是对战争的控诉,也是对历史苦难的铭记。而“鬼神寻覆族,宫庙变荒丘”则将战乱的后果推向极致,神灵与庙宇的消逝象征着文化与信仰的崩溃,令人感到深深的惋惜。
最后一句“唯有朝台月,千年照戍楼”以月亮的恒久不变来呼应前面的历史变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暗示了历史的记忆与反思。整首诗在悲怆之中又蕴含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关怀与对历史的追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类在历史变迁中的无奈与思考。
诗词测试:
“汉家征百越”中的“百越”指的是:
A. 北方民族
B. 南方民族
C. 西方民族
D. 中原民族
诗中“长江赤血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痛
C. 宁静
D. 激动
诗的最后一句“唯有朝台月”指的是什么?
A. 战争的胜利
B. 历史的遗忘
C. 时间的永恒
D. 民族的团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