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0:01
天晓不干钟鼓事,
月明岂为夜行人。
天刚亮时,不再有钟鼓的声响;
月亮明亮又岂是为了夜间行走的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释可勋,宋代诗人,字懋之,号可勋。其诗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题材,作品中体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体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清晨时分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思索,写作时可能正值一个安静的早晨,借用钟鼓声的消失和月光的明亮,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和生活节奏的感慨。
这首诗以简单的两句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开头的“天晓不干钟鼓事”描绘了一幅清晨的宁静画面,似乎晨曦的到来打破了夜的寂静,钟鼓声的消失让人感受到一种安详的氛围。接下来的“月明岂为夜行人”则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夜与日、明与暗之间的关系。
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晨曦与月光的相互映衬,既是自然现象的描绘,也蕴含了人生哲理。月亮明亮,代表着夜晚的宁静,而钟鼓声的消失则象征着生活的忙碌与喧嚣。诗人似乎在暗示,生活不应仅仅围绕着琐碎的事务,而应在平静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整首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那份属于清晨的静谧时光,思考生活的意义。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这种宁静的时刻显得尤为珍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清晨宁静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节奏的思考,提醒人们在忙碌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反思日常生活的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天晓”指的是什么时候?
“月明岂为夜行人”中的“岂为”是什么意思?
诗中用什么声响代表生活的繁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