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海虞邵氏草花图

《题海虞邵氏草花图》

时间: 2025-05-03 21:43:50

诗句

《竹杖》歌断楚云殷,拾取江蘅杜若还。

却笑当年黄子久,只将痴笔写虞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3:50

原文展示

题海虞邵氏草花图
李来泰 〔清代〕

竹杖歌断楚云殷,
拾取江蘅杜若还。
却笑当年黄子久,
只将痴笔写虞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用竹杖击断了楚地的云彩,心中愁苦难禁。捡起江边的香草和杜若,带回家乡。却在这里笑谈当年与黄子久的往事,仍然只用我的痴心笔墨描绘虞山的景致。

注释

  • 竹杖:用竹子做的拐杖,象征老年与孤独。
  • 楚云:指楚地的云彩,暗示忧愁与故乡的情感。
  • 江蘅、杜若:都是水边的香草,具有清香的特性,象征清雅和思乡。
  • 黄子久:历史人物,可能是作者的友人或同道中人。
  • 虞山:地名,象征着作者的故乡或情感寄托地。

典故解析

“虞山”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理想的隐居之地,诗人通过对虞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黄子久”可能是对某位文学家的致敬,反映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情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来泰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致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意象。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李来泰游览海虞,并受到所见草花的启发而作,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往事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乡之情。开篇“竹杖歌断楚云殷”,用竹杖与云彩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愁苦的情感。诗人用竹杖象征自己的脆弱和对生活的无奈,这种情感在楚地的云彩中显得愈发沉重。同时,后两句通过回忆与友人的往事,展现了一个人对过往的追念与珍惜。

“拾取江蘅杜若还”表现出一种在细微之处发现美的能力,诗人从繁华的世俗生活中抽离,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中,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只将痴笔写虞山”则是对理想与追求的一种坚定,虽是“痴笔”,却展现出李来泰对文学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李来泰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眷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杖歌断楚云殷:竹杖击断了楚地的云彩,暗示诗人心中的愁苦与孤独。
  2. 拾取江蘅杜若还:在江边捡起香草和杜若,象征着寻找生活中的美好。
  3. 却笑当年黄子久:回忆与友人的欢乐时光,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
  4. 只将痴笔写虞山:用心中的痴迷与热爱描绘虞山,表达对故乡的深情与理想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竹杖”比喻自己的脆弱。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故乡的深情,展现了清代文人的感伤与理想。

意象分析

  • 竹杖:象征孤独与坚韧。
  • 楚云:传达忧伤与思乡。
  • 江蘅、杜若:代表清雅和对自然的向往。
  • 虞山:理想的归宿与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楚云”指的是: A. 自然景象
    B. 诗人的愁苦
    C. 友人的回忆

  2. 诗中提到的“江蘅”和“杜若”象征: A. 忘却
    B. 爱情
    C. 自然的美好

  3. 诗人用“竹杖”来象征: A. 年轻
    B. 孤独与脆弱
    C. 努力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对比李来泰的《题海虞邵氏草花图》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来泰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而苏轼则表现出豪放与壮志。两者风格不同,却都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李来泰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纯老往会稽住华严二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五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四十二 玉蹀躞(从军过庐州作) 代简国清老惠梅 和王应夫见贻六首 政府生日十首 赠张炼师二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五十 政府生日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讯究 麥字旁的字 茂庸 陌结尾的成语 山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称谓 提土旁的字 有枝添叶 非横 目字旁的字 素王之业 得马失马 望岫息心 灯火辉煌 灯饰 包含绒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