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3:08
猗兰畏阳盛,甘菊惧虫食。
昌阳恶溪涸,揭车伤土瘠。
上有寄生草,蒙茸托松柏。
下有无名花,纷披弄佳色。
寻芳邈无人,空有馨香德。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的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兰花畏惧强烈的阳光,菊花则害怕虫子侵食;在炎热的阳光下,溪流干涸,车辙留下的痕迹使得土壤变得贫瘠。树上有寄生的草,像茸毛一样依附于松柏之上;地面上则开着无名的小花,五彩缤纷,显得格外美丽。虽然四处寻芳却无人相伴,只剩下满地的芳香和美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兰花和菊花常用以比喻高洁与坚韧的品格,寄生草则体现了依附与生存的关系。
作者介绍: 乌斯道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多反映自然与人文的对比,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闲暇之际,表现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通过具体的植物描绘,反映出他对生命、环境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以植物为主线,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诗人在细腻的观察中,捕捉到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生命状态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兰花与菊花的对比,不仅展现了植物生存的艰难,也象征了人类在社会中面对的各种困扰。通过对阳光、溪水、土壤的描绘,诗人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珍视。寄生草的存在,仿佛是在提醒我们生存的艰辛,而无名花则象征了那些被忽视的美好。诗的最后一句“寻芳邈无人,空有馨香德”更是深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孤独感,隐含着对人性与社会的思考。这首诗充满了哲理与诗意,是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坚韧,表达出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对生命真谛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猗兰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无名花”表达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乌斯道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可以发现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孤独与对美的追求,但乌斯道更强调植物的生存状态,王维则更注重景物的宁静与内心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