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3:07
莫拟浮湘续楚歌,云山渺渺意如何?
三唐迁客南中盛,两宋移官岭外多。
人萃英华承雨露,天留碑碣宠岩阿。
即今有士能耽隐,犹自青山卧薜萝。
不要想要在湘水之畔继续楚地的歌声,云山悠悠,我的心境又如何呢?唐朝的迁客在南方兴盛,宋朝的官员迁移到岭外的地方也不少。人才汇聚在这里,承受着天地的雨露,留下了碑刻,受到岩石的宠爱。如今有士人能够隐居,仍然在青山之中卧于薜荔之间。
闵叙,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关注自然与人文,体现出浓厚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辑广西志略漫述二首 其一》创作于清代,正值地方治理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诗人在广西这一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感受到历史的变迁与人文情怀的交织,借古诗表达对历史人物与故乡的追思。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开篇的“莫拟浮湘续楚歌”便引人入胜,既是对故乡情怀的感慨,也是对历史的反思。接着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溯,作者将唐宋两代的迁客与官员的情况进行对比,体现出南方地区的文化积淀与深厚的历史底蕴。
“人萃英华承雨露,天留碑碣宠岩阿”一句,描绘了人才汇聚的美好画面,表达了对士人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而最后两句则引出隐士的情景,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令人向往。全诗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表现了诗人对人文精神的崇尚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与丰富的情感。
全诗通过描绘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文化的敬仰,同时也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浮湘”指的是哪个地名?
A. 湘江
B. 长江
C. 黄河
D. 珠江
诗中提到的“三唐”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诗人对隐士的态度是?
A. 反对
B. 赞美
C. 不关心
D. 质疑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隐逸生活,但更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的《庐山谣》则更侧重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