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日

《春日》

时间: 2025-05-04 02:12:14

诗句

莺归树顶繁声转,雁去天边细影斜。

雨拂青青行处草,烟含灼灼望中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2:14

原文展示

春日
作者: 陆翚 〔唐代〕

莺归树顶繁声转,
雁去天边细影斜。
雨拂青青行处草,
烟含灼灼望中花。

白话文翻译

春天,黄莺回到树顶,鸣叫声此起彼伏;大雁飞去远空,影子在斜阳下渐渐消失。细雨轻拂着青青的草地,烟雾中绽放出灼灼的花朵。

注释

字词注释

  1. :黄莺,春天的鸟类,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2. 树顶:高大的树木顶部,莺鸟栖息的地方。
  3. 繁声转:形容鸟鸣声繁多而回荡。
  4. :大雁,一种候鸟,春秋时节迁徙。
  5. 细影斜:形容雁的身影在斜阳下轻轻移动。
  6. 雨拂:雨水轻轻拂过,形容细雨。
  7. 青青:形容草木的颜色,生机勃勃的样子。
  8. 行处草:行走的地方,指草地。
  9. 烟含:烟雾缭绕的样子。
  10. 灼灼:形容花朵鲜艳夺目。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莺”和“雁”作为春天的象征,常见于古诗中,表现了春天的生命力和自然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翚,唐代诗人,才华横溢,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在春日的美好景色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美,因而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陆翚的《春日》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诗的开头“莺归树顶繁声转”,通过黄莺的归来描绘出春天的气息,鸟鸣声回荡在树林中,给人一种欢快而生动的感觉。接着,“雁去天边细影斜”描绘了大雁的迁徙,表现出春天的流动性与变化,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已然来临。

雨的意象在“雨拂青青行处草”中得到体现,细雨轻轻拂过草地,使得春草更加青翠,生机勃勃。最后一句“烟含灼灼望中花”则描绘了花朵在雨雾中的娇艳,充满了诗意与生动的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景色之中。

整首诗在轻快的节奏中,营造出一种明媚而生动的春日气息,透过自然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莺归树顶繁声转:黄莺归来,鸣叫声在树顶回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
  2. 雁去天边细影斜:大雁飞向远方,影子在斜阳下移动,暗示春天的迁徙与变化。
  3. 雨拂青青行处草:细雨轻拂着青翠的草地,描绘出春雨滋润万物的景象。
  4. 烟含灼灼望中花:烟雾缭绕中,花朵灼灼其华,展现了春天花开烂漫的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对比,黄莺与大雁的归去与离开,表现春天的循环与变化。
  • 拟人:将雨水和烟雾拟人化,表现出春天的柔情与温暖。
  • 对仗:如“莺归”与“雁去”,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蕴含了对春天的赞美,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春天的来临,生命的复苏。
  2. :代表迁徙与季节的变化。
  3. :象征滋润与生命的源泉。
  4. :代表大自然的生机与绿意。
  5. :表现春天的绚丽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莺归树顶繁声转”中的“繁声”指的是什么?
    A. 雨声
    B. 鸟鸣声
    C. 风声

  2. “雨拂青青行处草”中“青青”形容的是哪个事物?
    A. 花
    B. 草
    C. 树

  3. 诗中提到的“雁”主要象征什么?
    A. 夏天
    B. 迁徙与变化
    C. 冬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描写春天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孟浩然《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陆翚的《春日》与王维的《鸟鸣涧》都以自然为题材,但陆翚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变化,而王维则通过鸟鸣表现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两首诗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3. 《陆翚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题 句 其一 瑞庆园观稼奉圣旨次韵 夏日有怀 塞上秋怀 水村即事 经郴州永兴驿 江上晚望 赠僧 秦中感怀寄江外知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鬲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笔枪纸弹 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片鳞残甲 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阿保之劳 气字旁的字 自律甚严 幽深 至字旁的字 丰功伟绩 群雌粥粥 寒灺 眉峯碧 春兰秋菊 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