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塘秋月

《南塘秋月》

时间: 2025-08-05 14:03:38

诗句

何处无明月,南塘好风露。

惜不带书来,长吟达秋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4:03:38

原文展示

何处无明月,南塘好风露。
惜不带书来,长吟达秋曙。

白话文翻译

到处都有明亮的月光,而南塘的风光与露水格外迷人。可惜没有带书来,我只能在这里长吟,直到秋天的曙光来临。

注释

字词注释

  • 何处:哪里,表示不定的地点。
  •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美好的景色和情绪。
  • 南塘:指南边的池塘,地点。
  • 好风露:美好的风和露水,形容环境的清新和适宜。
  • :可惜,感到遗憾。
  • 不带书来:没有带书本,表达一种对文学的渴望和遗憾。
  • 长吟:长时间吟唱或吟诵,表达一种抒情的方式。
  • 达秋曙:直到秋天的黎明,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愉悦的心情。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明月”、“秋曙”等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表达思乡、抒怀等情感,且与许多诗人对自然的描写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翰,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描写山水、月色等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夜,诗人漫步于南塘,感受月光与风露的美好,心中却因未能带书而生出遗憾,表达了一种对文学和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南塘秋月》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作者通过描绘秋夜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文学的渴望。诗的开头“何处无明月”一句,展现了月光普照的意境,暗示诗人对美景的敏感和对普遍美好事物的向往。接着“南塘好风露”则具体描绘了南塘的清新环境,风和露水的结合使得环境更加生动。诗人在此美景中流连忘返,却因未能带书而感到遗憾,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知识与艺术的追求。最后“长吟达秋曙”更是将这份情感升华,诗人愿意在这份美好中吟唱,直至天明,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处无明月”:开篇设问,指出月亮的普遍性,同时引出自然的美。
  • “南塘好风露”:具体描绘南塘的自然环境,表现诗人对此美景的喜爱。
  • “惜不带书来”:表露诗人对艺术的渴望,因未携带书本而感到遗憾。
  • “长吟达秋曙”:表达诗人愿意在此美景中吟唱,直至清晨,体现对自然的沉醉。

修辞手法

  • 设问:通过“何处无明月”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趣味性。
  • 对仗:如“好风露”,既有音韵的和谐也有意义上的对应。
  • 意象:月亮、风、露、水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美为主题,通过月光、风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的渴求,表现出一种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美好、宁静,也代表思乡情绪。
  • 风露:象征清新、润泽,代表自然的魅力。
  • 秋曙:象征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新生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塘”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 A. 雪景
    • B. 秋夜的月光与清风
    • C. 春天的花开
    • D. 夏日的炎热
  2. “惜不带书来”中“惜”字的意思是什么?

    • A. 喜欢
    • B. 可惜
    • C. 忘记
    • D. 强烈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两者都描绘了月夜的美景,表达了思乡之情,但陈翰的诗更强调了自然的细腻与对文学的渴望,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与自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用于真人韵和元真) 玩月悠然堂 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十六 金丹诗四十八首 庵居杂咏九首 其四 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十 咏窗 祷雨应时喜而联句 题度仪堂四首 望江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才识过人 铢钝 厚酒肥肉 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慢条厮礼 卤字旁的字 河塘 川字旁的字 常备不懈 厂字头的字 门字框的字 盈论 弄喧 漏虀搭菜 为然 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