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逢病军人

《逢病军人》

时间: 2025-04-26 14:46:05

诗句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05

原文展示:

逢病军人
作者:卢纶 〔唐代〕
行多有病住无粮,
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长城下,
不堪秋气入金疮。

白话文翻译:

此诗表达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军人在长途跋涉中,饱受饥饿和病痛折磨,虽然心中渴望回乡,但却仍在路途中未能到达故乡的艰辛与无奈。诗中描绘了他在长城下无奈哀吟的情景,感慨秋风的寒冷更是加重了他的痛苦。

注释:

  • 行多有病:行路多,却因病痛而感到疲惫。
  • 住无粮:在外漂泊,缺乏食物。
  • 万里还乡:形容归乡的路途遥远。
  • 蓬鬓:形容头发凌乱。
  • 哀吟:悲伤地吟唱。
  • 长城下:指在长城这一历史背景下,寓意深远。
  • 秋气:秋天的气候,通常比较寒冷。
  • 金疮:指身体上的伤口,形容因病痛而感到的苦楚。

典故解析:

长城在中国历史上是防御外敌的重要军事设施,诗中提到长城,暗示着军人的身份和经历的艰辛,以及他对故乡的思念。金疮则象征着战斗带来的伤痛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歌以清新、直白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边塞风光与士兵生活的艰辛。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唐代,正值国家频繁用兵之际,军人们在战斗中受伤,归乡的希望却难以实现,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及士兵的悲惨命运。

诗歌鉴赏:

《逢病军人》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诗,卢纶通过短短四句,生动地描绘了病重军人的痛苦与无奈。诗的开头便以“行多有病住无粮”直接切入,表现了军人在行军过程中的困境,既有身体上的病痛,也有生活上的窘迫。接着“万里还乡未到乡”一句,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期盼,虽心中渴望归去,却被现实的苦难所束缚。后两句“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则将诗人情感推向高潮,在长城这一历史的象征下,军人因秋天的寒气而加重了伤痛,悲哀的吟唱显得更加凄凉,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结合强烈的意象与情感,深刻地反映了在战乱时期,军人们在外漂泊、饱受病痛折磨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给人以强烈的感触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多有病住无粮:说明长途行军的艰辛,身体因病而虚弱且缺乏粮食。
  2. 万里还乡未到乡:感叹归乡的路途遥远,未能如愿回家。
  3. 蓬鬓哀吟长城下:描述在长城下,军人因病痛与思乡而悲伤吟唱。
  4. 不堪秋气入金疮:秋天的寒气让伤口更加痛苦,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行多有病”与“住无粮”形成对比,突显其生活的困境。
  • 意象:长城象征历史与坚韧,金疮则代表痛苦与无奈。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士兵的身心苦痛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困扰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传递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城:象征着国家的防御与历史,亦暗示军人的责任与苦难。
  • 秋气:代表季节的变化,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伤痛的加重。
  • 金疮:不仅是身体上的伤痛,更是心灵上的创伤,隐喻战争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军人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 A. 迷路
    • B. 缺粮与疾病
    • C. 寒冷天气
  2. 诗中的“长城”象征着什么?

    • A. 旅游景点
    • B. 战争与责任
    • C. 故乡
  3. 诗中提到的“金疮”是指什么?

    • A. 金属制成的伤口
    • B. 心灵的创伤
    • C. 身体上的伤口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燕歌行》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卢纶的诗相比,前者侧重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而后者则深入表现士兵的悲惨境遇,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用户深入理解《逢病军人》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

相关查询

初春感旧 安分 楼上 春情 闺情为妹瑶飞作 樵者 寄衣 戈郎佩刀歌 留别芜湖旧友 秋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豕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羐漏 和缠 逐鹿中原 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瘠田 和颜说色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龙腾虎踞 恕不奉陪 目字旁的字 平桥 六马仰秣 止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一见倾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