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兼诸司二首

《兼诸司二首》

时间: 2025-05-06 18:42:25

诗句

白头忽有印累累,符牒如山退食迟。

但见旋添庭下事,不知屯减集中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2:25

诗词名称: 兼诸司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白头忽有印累累,
符牒如山退食迟。
但见旋添庭下事,
不知屯减集中诗。


白话文翻译:

白头时常有印章堆积如山,
符牒文件让人吃饭的时间变得缓慢。
只看到庭院里的事情不断增加,
却不知道文书的增减和诗歌的聚合。


注释:

  • 白头:形容年老的状态,指诗人自己。
  • 印累累:印章堆积得很多,形容工作繁忙。
  • 符牒:指官方文件、命令等。
  • 退食:吃饭的时间被延迟。
  • 旋添:不断增加。
  • 屯减:增加或减少,形容事情的变化。
  • 集中诗:指集中创作诗歌的时间和精力。

典故解析:

  • 白头:古代人常用“白头”来象征老年,代表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印章与符牒:在古代,官员或文人常常要处理大量的公文与文书,反映出繁忙的官场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廷秀,号天池,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其诗风格豪放,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政治腐败,诗人身处官场,深感公务繁重与生活压力,故而作此诗以抒发内心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兼诸司二首》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他作为官员的日常琐事与内心的矛盾挣扎。首句“白头忽有印累累”直观地展现了他年迈之际,面对繁重公务的无奈感。印章如山,象征着他肩负的责任与压力,透出一种无尽的疲惫感。

接下来的“符牒如山退食迟”则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官场的繁忙与无情,饭食的时间被文件的处理耽搁,生活与工作的时间被完全打乱,反映出身处官场的人难以抽身的困境。

而后两句“但见旋添庭下事,不知屯减集中诗”则表现了他在繁忙中对个人创作的忽视,庭下事物的不断增加,与他内心对诗歌创作的渴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现状的无奈与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头忽有印累累
    年老后,印章堆积如山,暗示工作繁忙。

  2. 符牒如山退食迟
    文件如山,饭食的时间因此被耽误,反映官场的忙碌。

  3. 但见旋添庭下事
    只看到庭院里琐事不断增加,暗示生活的繁杂。

  4. 不知屯减集中诗
    不知道文书的增减影响了诗歌的创作,表现诗人内心的焦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印章与符牒比喻为山,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官场的繁忙与个人创作的压抑,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艺术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头:象征年老、无奈。
  • 印章:象征责任与繁忙。
  • 符牒:象征官场的事务与压力。
  • 庭下事:象征生活琐事的繁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头”有什么象征意义?
    A. 代表年轻
    B. 代表年老
    C. 代表快乐

  2. “符牒如山”中“符牒”指的是什么?
    A. 文学作品
    B. 官方文件
    C. 家庭事务

  3. 诗人对个人创作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忽视
    B. 重视
    C. 不在意

答案: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诗人在动荡环境中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与李白的作品,李白常表现自由与豪放,而刘克庄则在繁忙中反映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画猫图 十二月三日对月 感竹吟 寄东邻唐彦常 有感 感怀 其十 偶成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二 南城怀古 其二 悲苦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曰字旁的字 摇表 脱节 鬯字旁的字 文骤骤 车字旁的字 包含抛的成语 残羹冷炙 德言工容 破结尾的成语 取易守难 百巧成穷 戢畏 政荒民弊 矢字旁的字 生拼硬凑 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