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2:32
画堂春(和秦少游韵)
作者: 仲并〔宋代〕
春波浅碧涨方池。
池台深锁烟霏。
缓歌争胜早莺啼。
客忍轻归。
合坐香凝宿雾,
垫巾梅插寒枝。
渐西蟾影漾余辉。
醉倒谁知。
春日的波光轻轻荡漾,映照着池塘的碧水。
池边的台阶深锁着烟雾缭绕的景色。
悠扬的歌声争相与早莺的啼鸣相媲美。
游子怎忍心轻易归去?
我们一起坐在香气四溢的雾气中,
头巾下插着梅花,映衬着寒冷的枝头。
渐渐地,西边的蟾蜍影子在余辉中荡漾。
醉倒在此,谁又能知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氛围,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与宋代文人追求的自然和谐的理想相吻合。
作者介绍
仲并,字不详,生活于宋代,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受当时文人文化影响,作品多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日,作者可能在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游于池边,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惬意,因而写下此诗以抒发心中情怀。
《画堂春》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在这自然美景中所感受到的惬意和愉悦。开篇以“春波浅碧涨方池”引入,水波荡漾的景象立刻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柔和与生动,接着“池台深锁烟霏”,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停滞。
“缓歌争胜早莺啼”一句,描绘了春日晨曲的美妙,歌声与鸟鸣相互辉映,使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诗中“客忍轻归”一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不舍,诗人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离别的怅惘。
到最后,“渐西蟾影漾余辉”,画面渐渐转向夜晚的宁静,蟾蜍的影子在余光中摇曳,仿佛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而“醉倒谁知”则将诗歌推向高潮,表达了一种洒脱和无所畏惧的生活态度,仿佛在说,即使醉倒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份醉意背后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人生态度,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传达出一种洒脱与自在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波浅碧涨方池”所描绘的意境是什么?
A. 寒冷
B. 宁静
C. 生机
“客忍轻归”中“客”指的是什么?
A. 游子
B. 朋友
C. 宿客
“渐西蟾影漾余辉”这一句暗示了什么?
A. 夜晚来临
B. 春天的结束
C. 早晨的到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解析,希望您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画堂春》这首诗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