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38
画堂春 春景和少游原韵
作者: 陈维崧
今年愁似柳条长,春宵梦断昭阳。
杏花著雨隔篱香,瘦不成妆。
十载流连蜂蝶,半生沦落湖湘。
残红几斛扑衣裳,和泪同量。
今年的愁苦像柳条一样漫长,春夜的梦在昭阳台上破碎。
雨中的杏花香气透过篱笆传来,愁苦使我显得消瘦得无法妆扮。
十年来我在蜂蝶间流连,半生却在湖湘的沦落中度过。
残红的花瓣几乎扑落在衣裳上,和泪水一同浸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50-1711),字士元,号梅溪,清代诗人,以词名世。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离愁别绪的细腻描绘,语言清丽,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景抒发个人的愁苦与思念,反映出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画堂春 春景和少游原韵》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怀与内心的愁苦。开篇以“今年愁似柳条长”引入,柳条的细长象征着愁苦的漫长与无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接着提到春宵的梦破碎,昭阳台本是美好的象征,却因梦的破灭而显得无比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杏花在雨中绽放,隔篱而来的香气既是春天的生机,又是对过往美好的追忆,诗人在此用自然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接下来的“瘦不成妆”则是对自己状态的描述,愁苦使得他不仅外表憔悴,内心也充满了无奈与苦涩。
后两句回忆往昔十载流连和半生沦落,诗人用“蜂蝶”意象传达了过往时光的美好与短暂,表达了对青春和美好生活的留恋与惋惜。而“残红几斛扑衣裳,和泪同量”更是将花的凋零与泪水结合,强化了情感的深度,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成为清代词坛的一篇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情感基调深沉而哀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柳条”主要象征什么?
A. 美好
B. 愁苦
C. 春天
“昭阳”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美梦的破碎
B. 现实的无奈
C. 春天的生机
诗人用什么意象表达对青春的怀念?
A. 残红
B. 蜂蝶
C. 柳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敏感与细腻,值得深入探讨与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