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画堂春 春景和少游原韵

《画堂春 春景和少游原韵》

时间: 2025-04-26 13:50:38

诗句

今年愁似柳条长,春宵梦断昭阳。

杏花著雨隔篱香,瘦不成妆。

十载流连蜂蝶,半生沦落湖湘。

残红几斛扑衣裳,和泪同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38

原文展示

画堂春 春景和少游原韵
作者: 陈维崧

今年愁似柳条长,春宵梦断昭阳。
杏花著雨隔篱香,瘦不成妆。
十载流连蜂蝶,半生沦落湖湘。
残红几斛扑衣裳,和泪同量。

白话文翻译

今年的愁苦像柳条一样漫长,春夜的梦在昭阳台上破碎。
雨中的杏花香气透过篱笆传来,愁苦使我显得消瘦得无法妆扮。
十年来我在蜂蝶间流连,半生却在湖湘的沦落中度过。
残红的花瓣几乎扑落在衣裳上,和泪水一同浸湿。

注释

字词注释

  • 愁似柳条长:形容愁苦如柳条一样细长而纤弱,愁绪绵延不绝。
  • 春宵梦断昭阳:春夜的梦在昭阳台上断裂,昭阳台是古代美丽的景点,暗示美好梦境的破灭。
  • 杏花著雨:杏花在雨中绽放,增添了春天的气息和情感的细腻。
  • 瘦不成妆:形容因愁苦而显得憔悴,连妆容都无法打扮。
  • 十载流连:形容在美好时光中流连忘返,已过十年。
  • 残红几斛:指凋零的花瓣,几斛为量词,形容数量不少。
  • 和泪同量:花瓣和泪水交融,暗示悲伤的心情。

典故解析

  • 昭阳:古时美丽的地方,常被用来象征美好的回忆和梦境。
  • 湖湘:指湖南和湘江地区,诗人可能与此地有深厚的情感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50-1711),字士元,号梅溪,清代诗人,以词名世。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离愁别绪的细腻描绘,语言清丽,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景抒发个人的愁苦与思念,反映出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画堂春 春景和少游原韵》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怀与内心的愁苦。开篇以“今年愁似柳条长”引入,柳条的细长象征着愁苦的漫长与无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接着提到春宵的梦破碎,昭阳台本是美好的象征,却因梦的破灭而显得无比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杏花在雨中绽放,隔篱而来的香气既是春天的生机,又是对过往美好的追忆,诗人在此用自然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接下来的“瘦不成妆”则是对自己状态的描述,愁苦使得他不仅外表憔悴,内心也充满了无奈与苦涩。

后两句回忆往昔十载流连和半生沦落,诗人用“蜂蝶”意象传达了过往时光的美好与短暂,表达了对青春和美好生活的留恋与惋惜。而“残红几斛扑衣裳,和泪同量”更是将花的凋零与泪水结合,强化了情感的深度,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成为清代词坛的一篇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年愁似柳条长”:愁苦的持续感,柳条象征柔弱与无奈。
  • “春宵梦断昭阳”:美梦的破灭,昭阳台象征着过往的美好。
  • “杏花著雨隔篱香”:杏花的香气,传达着春天的气息与深情。
  • “瘦不成妆”:愁苦使人憔悴,化妆也显得无力。
  • “十载流连蜂蝶”:青春的流逝与美好时光的留恋。
  • “半生沦落湖湘”:个人的遭遇与对故土的思念。
  • “残红几斛扑衣裳”:凋落的花瓣,象征着流逝的美好。
  • “和泪同量”:花瓣与泪水的交融,深化了悲伤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比作柳条,形象生动。
  • 对仗:如“十载流连蜂蝶,半生沦落湖湘”,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杏花的香气如同传递情感,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情感基调深沉而哀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条:象征柔弱与愁苦的延续。
  • 春宵:春夜带来的希望与梦境的破灭。
  • 杏花: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回忆的寄托。
  • 蜂蝶:青春的流逝与过往美好时光的象征。
  • 残红:凋零的花瓣,象征逝去的美好。
  • 泪水:悲伤与思念的具象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柳条”主要象征什么?
    A. 美好
    B. 愁苦
    C. 春天

  2. “昭阳”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美梦的破碎
    B. 现实的无奈
    C. 春天的生机

  3. 诗人用什么意象表达对青春的怀念?
    A. 残红
    B. 蜂蝶
    C. 柳条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思念。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同时表达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陈维崧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强调了细腻的情感与对过往的怀念,但李清照的词多为女性视角,表现出的愁苦更具柔情,而陈维崧的诗则略显沉重,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清照与陈维崧的诗词比较研究》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敏感与细腻,值得深入探讨与品味。

相关查询

沁园春(戊辰岁寿攻愧舅) 沁园春(用履齐多景楼韵) 沁园春(庆友人陈碧山) 沁园春 沁园春(寿处州吴雨岩)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 沁园春 沁园春 沁园春(赠较弓会诸友) 沁园春(赠谈命许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框儿的字 身废名裂 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鹊垒巢鸠 六神无主 视界 昏垫之厄 髟字旁的字 包含负的成语 无家无室 蹈绳 谷字旁的字 变风改俗 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野船 晩帆 鹵字旁的字 圣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