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遣遇

《遣遇》

时间: 2025-05-04 01:27:45

诗句

磐折辞主人,开帆驾洪涛。

春水满南国,朱崖云日高。

舟子废寝食,飘风争所操。

我行匪利涉,谢尔从者劳。

石间采蕨女,鬻市输官曹。

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

闻见事略同,刻剥及锥刀。

贵人岂不仁?

视汝如莠蒿!

索钱多门户,丧乱纷嗷嗷。

奈何黠吏徒,渔夺成逋逃!

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缊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7:45

原文展示

遣遇
作者: 杜甫 〔唐代〕

磐折辞主人,开帆驾洪涛。
春水满南国,朱崖云日高。
舟子废寝食,飘风争所操。
我行匪利涉,谢尔从者劳。
石间采蕨女,鬻市输官曹。
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
闻见事略同,刻剥及锥刀。
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
索钱多门户,丧乱纷嗷嗷。
奈何黠吏徒,渔夺成逋逃!
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缊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不满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中提到辞别主人,乘船远行,描绘了南国春水泛滥的景象。舟子因工作劳累,几乎废寝忘食,而自己所行并非有利之路,反而让跟随者倍感疲惫。作者提到山间采蕨的女子,以此映衬出自己与社会底层生活的相似,感受到生活的辛酸。最后,作者对权贵的无情和官吏的贪婪进行了痛斥,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

注释

  • 磐折:磐石折断,表示离开。
  • 洪涛:大波浪,强调旅途的艰难。
  • 朱崖:红色的悬崖,描绘景色的壮丽。
  • 鬻市:出卖商品,反映经济活动。
  • 百役:形容工作繁重,意指男性辛劳。
  • 黠吏:狡猾的官吏,暗指贪婪。
  • 莠蒿:杂草,比喻不被重视的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风兼具社会关怀与个人情感,作品多描绘当时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后,杜甫经历了战争带来的苦难,目睹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困苦,因而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愤怒。

诗歌鉴赏

杜甫的《遣遇》是一首饱含深情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舟行南国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困惑与不满。开篇“磐折辞主人”直接表达了离别的苦涩,紧接着的“开帆驾洪涛”则展示了旅行的艰难和不易。在春水满溢的南国,诗人将自然景象与自己的内心感受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描写舟子的辛劳时,“舟子废寝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为生计而忙碌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劳动者的同情与理解。而后,诗人通过“石间采蕨女”的意象,将农妇的辛勤与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进一步加深了对底层人民的关切。

最后,诗中对权贵的不仁与官吏的贪婪进行了辛辣的批评,反映了杜甫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渴望。整首诗在情感上贯穿着一种哀伤与愤慨,表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思考与强烈反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磐折辞主人”:指诗人离开主人,面对生活的无奈。
  • “开帆驾洪涛”:形容乘船出行,面临着巨大的波涛。
  • “春水满南国”:描绘南国的春天,水势浩大,生机勃勃。
  • “舟子废寝食”:舟子因工作繁忙而不得安宁。
  • “我行匪利涉”:表达自己的行程并不顺利。
  • “石间采蕨女”:描绘乡村女子采摘蕨菜的情景,反映生活的艰辛。
  • “贵人岂不仁”:质问权贵对普通百姓的冷漠。
  • “索钱多门户”:指贪官对百姓的压榨与剥削。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的美丽与人间的辛劳形成对比,增强情感表达。
  • 拟人:如“舟子废寝食”,使劳动者的形象更加生动。
  • 象征:春水象征生机,而官吏的贪婪则象征社会的黑暗。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社会现象的反思,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与对理想人世的渴望,体现了杜甫作为“人民诗人”的深厚情怀。

意象分析

  • 春水:象征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暗示变化与不安定。
  • 舟子:象征辛勤劳动者,反映社会底层的艰苦。
  • 采蕨女:代表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体现了生活的平凡与艰辛。
  • 贵人:象征权力与财富,表现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磐折辞主人”是什么意思?
    A. 离开主人
    B. 归家
    C. 拜访朋友

  2. “舟子废寝食”表达了什么?
    A. 船夫的闲暇
    B. 船夫的辛劳
    C. 船夫的快乐

  3. 诗中提及的“贵人”指的是?
    A. 平民百姓
    B. 权贵与富人
    C. 诗人自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关注人生与社会的主题。
  • 白居易的《琵琶行》:对社会底层生活的深刻描绘。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白在风格上存在差异,杜甫更关注社会现实,而李白则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理想。杜甫的《遣遇》与李白的《庐山谣》可以进行比较,前者关注社会苦难,后者则陶醉于自然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杜甫集注》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九日和应先生韵 九日同梁思立王正之诸子集诃林湛上人方丈得黄字 九日何龙友区启图黎无求过集 九日登仁寿寺后山 九日 九日约同从兄青然登高不至四首 其四 九日同马君卿任宏器登高四首 其一 九日同仲求登高有感 九日时芳携酒邀集国辉馆赏菊 九日登高写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公马 怒气冲冲 爻字旁的字 勺口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 身字旁的字 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云兴霞蔚 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同字框的字 厅宇 前定 牛酒 包含绿的词语有哪些 骇人闻听 目光短浅 西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