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7:45
遣遇
作者: 杜甫 〔唐代〕
磐折辞主人,开帆驾洪涛。
春水满南国,朱崖云日高。
舟子废寝食,飘风争所操。
我行匪利涉,谢尔从者劳。
石间采蕨女,鬻市输官曹。
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
闻见事略同,刻剥及锥刀。
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
索钱多门户,丧乱纷嗷嗷。
奈何黠吏徒,渔夺成逋逃!
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缊袍。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不满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中提到辞别主人,乘船远行,描绘了南国春水泛滥的景象。舟子因工作劳累,几乎废寝忘食,而自己所行并非有利之路,反而让跟随者倍感疲惫。作者提到山间采蕨的女子,以此映衬出自己与社会底层生活的相似,感受到生活的辛酸。最后,作者对权贵的无情和官吏的贪婪进行了痛斥,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风兼具社会关怀与个人情感,作品多描绘当时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后,杜甫经历了战争带来的苦难,目睹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困苦,因而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愤怒。
杜甫的《遣遇》是一首饱含深情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舟行南国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困惑与不满。开篇“磐折辞主人”直接表达了离别的苦涩,紧接着的“开帆驾洪涛”则展示了旅行的艰难和不易。在春水满溢的南国,诗人将自然景象与自己的内心感受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描写舟子的辛劳时,“舟子废寝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为生计而忙碌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劳动者的同情与理解。而后,诗人通过“石间采蕨女”的意象,将农妇的辛勤与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进一步加深了对底层人民的关切。
最后,诗中对权贵的不仁与官吏的贪婪进行了辛辣的批评,反映了杜甫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渴望。整首诗在情感上贯穿着一种哀伤与愤慨,表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思考与强烈反应。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社会现象的反思,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与对理想人世的渴望,体现了杜甫作为“人民诗人”的深厚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磐折辞主人”是什么意思?
A. 离开主人
B. 归家
C. 拜访朋友
“舟子废寝食”表达了什么?
A. 船夫的闲暇
B. 船夫的辛劳
C. 船夫的快乐
诗中提及的“贵人”指的是?
A. 平民百姓
B. 权贵与富人
C. 诗人自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白在风格上存在差异,杜甫更关注社会现实,而李白则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理想。杜甫的《遣遇》与李白的《庐山谣》可以进行比较,前者关注社会苦难,后者则陶醉于自然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