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1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7:25
荆衡气偏秀,江汉流不歇。
此地多精灵,有时生才杰。
伊人今独步,逸思能间发。
永怀掩风骚,千载常矻矻新碑亦崔嵬,
佳句悬日月。则是刊石经,终然继梼杌。
我来观雅制,慷慨变毛发。
季主尽荒淫,前王徒贻厥。
东周既削弱,两汉更沦没。
西晋何披猖,五胡相唐突。
作歌乃彰善,比物仍恶讦。
感叹将谓谁,对之空咄咄。
荆衡的气候特别秀美,江汉的水流无时无刻不在奔涌。这一带有很多精灵,时常会孕育出才华横溢的人。眼下她独步于世,逸兴能够时常迸发。永远怀念那些掩藏风骚的诗篇,千年之后新碑依旧巍峨,佳句如同日月高悬。这是在刻石经文,最终仍然继承了古老的传统。我来这里欣赏这种雅致的风格,慷慨激昂,真情流露。季主沉迷于荒淫,前王只留下遗恨。东周已经削弱,两汉更是沦落。西晋又何等猖狂,五胡频频侵扰。作歌只是在彰显善良,而对比之下,世间依旧恶声不断。感叹又能对谁诉说,面对这一切只能无奈叹息。
诗中提到的“东周”、“两汉”、“西晋”、“五胡”等,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和事件。高适借此表达人们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与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本诗展示了高适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人杰的崇敬之情。开头两句描绘了荆衡地区的自然风光,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随后转入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强调了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诗中的“新碑”不仅仅是实物的描绘,更是对历史的铭刻与思考,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诗中对于历史衰亡的感叹,表现出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与忧虑。高适通过对比历史的盛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与警醒。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抱负,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文化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如“新碑亦崔嵬”)、对仗(如“佳句悬日月”)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感叹,反映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思考,表现出深厚的历史感与责任感。
诗词测试
高适的《同观陈十六史兴碑》中提到的“新碑”象征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历史的铭刻与文化的传承
c) 个人的成就
诗中提到的“季主”主要是指:
a) 统治者的荒淫
b) 诗人的才华
c) 古代的文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适与杜甫的咏史诗都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但高适更多侧重于对文化传承的强调,而杜甫则更关注现实政治的苦难与人民的疾苦。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