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2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6:08
出东门
作者:孟郊
饿马骨亦耸,独驱出东门。
少年一日程,衰叟十日奔。
寒景不我为,疾走落平原。
眇默荒草行,恐惧夜魄翻。
一生自组织,千首大雅言。
道路如抽蚕,宛转羁肠繁。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瘦骨嶙峋的马,孤独地走出东门。年轻人一天的旅程,老者却需要十天才能赶上。寒冷的景象与我无关,我在辽阔的平原上急速奔跑。默默地走在荒草之间,惧怕夜晚的鬼魂翻腾。我这一生都在自我组织,写下千首华美的诗句。道路如同抽丝的蚕,曲折得让我心中缠绕不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饿马骨”与“衰叟”对比,反映了人生不同阶段的无奈和艰辛。孟郊常以个人经历为题材,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代诗人,生于汾阳。其诗风以清新俊逸、质朴自然著称,尤以《登科后》一诗最为人知。他的诗作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出东门》创作于孟郊的晚年,反映了他在生活中经历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出东门》是孟郊的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全诗通过描绘一匹饿马的孤独出行,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诗中“饿马骨亦耸”这一句,借用马的形象,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孤独。接下来的“少年一日程,衰叟十日奔”则借对比,突出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艰辛,年轻时的经历和老年时的磨难形成鲜明对照。
“寒景不我为,疾走落平原”描绘了环境的冷漠和诗人内心的焦虑,诗人在辽阔的平原中奔跑,似乎在逃避什么。“眇默荒草行,恐惧夜魄翻”则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孤独与惧怕,夜晚的鬼魂象征着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最后几句“自组织,千首大雅言”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却仍努力创作的决心与追求。而“道路如抽蚕,宛转羁肠繁”则形象地描绘了生活道路的曲折,情感的纠结,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希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深沉而细腻,既有对个体命运的思考,也有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隐喻,表现了人生的孤独、时间的无情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少年一日程”与“衰叟十日奔”意图对比什么?
A. 年龄与经验
B. 时间与速度
C. 生活与死亡
D. 理想与现实
“寒景不我为”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的什么态度?
A. 热情
B. 冷漠
C. 期待
D. 恐惧
诗中的“夜魄”象征什么?
A. 迷茫
B. 恐惧
C. 希望
D. 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