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0:09
暮秋感思
西风吹垂杨,条条脆如藕。
上有噪日蝉,催人成皓首。
亦恐旅步难,何独朱颜丑。
欲慰一时心,莫如千日酒。
优哉遵渚鸿,自得养身旨。
不啄太仓粟,不饮方塘水。
振羽戛浮云,罝罗任徒尔。
秋风吹拂着垂柳,柳条柔嫩如藕。
树上蝉鸣声声,催促人们白发渐生。
我担心旅途艰难,何以独自显得衰老。
若想安慰一时的心情,喝千天的美酒最好。
悠然地在水边捉鸿雁,自得其乐。
不去啄食仓库里的谷物,不喝那池塘的水。
振翅高飞,击打浮云,任凭捕捉的网子空无一物。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代诗人,陕西人。他以豪放、清新和深沉的情感著称,诗风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思考。
《暮秋感思》创作于唐代,正值孟郊晚年,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哲理的思考。
《暮秋感思》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之景和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西风”、“垂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中提到的蝉鸣声,不仅是秋天的自然音符,更是对时间流逝的无情提醒。诗人虽感到衰老和旅途的艰难,但在面对人生的种种不易时,他选择用美酒来慰藉心灵,表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由忧伤转向放松,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最后几句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安逸,体现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整体而言,《暮秋感思》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作,更是对生命、时间和自我存在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在感受到衰老和困苦时,选择以酒自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豁达和洒脱。
《暮秋感思》的作者是:
A. 王维
B. 孟郊
C. 李白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
A. 春天的来临
B. 夏日的繁盛
C. 秋天的萧瑟
诗人选择用什么来慰藉心灵?
A. 美食
B. 千日酒
C. 音乐